摘要: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繼年初做客《對話》欄目暢談“嘗鮮混合所有制”后,日前再度受邀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目,解析制造服務業轉型熱點話題。宋志平董事長分享了中國建材集團在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的典型做法和創新。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繼年初做客《對話》欄目暢談“嘗鮮混合所有制”后,日前再度受邀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目,解析制造服務業轉型熱點話題。宋志平董事長分享了中國建材集團在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的典型做法和創新,包括成為新型房屋集成服務商、打造“跨境電商+海外倉”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立海外BNBMHOME(連鎖超市)模式、大力發展檢驗認證服務、提供建材工程服務等轉型業務情況,并與現場企業家、專家學者和觀眾充分交流。8月3日,由陳偉鴻主持的新一期《對話》節目播出,節目主題為“中國制造業的服務升級”。
節目一開始,宋志平董事長概括說,制造服務業就是把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在一起,圍繞著制造業由一家企業把制造、服務兩者打通,從過去單一的由制造爭取附加值到通過為客戶終端做更多的增值服務爭奪附加值。節目全程圍繞制造服務業是否就是個性化生產、是把低附加值的生產外包出去、是由賣產品轉為賣服務、是要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是要創造和培養以自身主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五個熱點話題展開。宋志平娓娓道來,一一表述了自己的觀點,邏輯清晰嚴密,具有很強的前瞻性,贏得現場觀眾和嘉賓一次次熱烈的掌聲。
宋志平董事長認為,制造服務業發展到現在就是要滿足個性化的需要。作為基礎原材料的建材行業也在發生變化,比如中國建材集團在特種水泥方面具有很強的研發和生產實力,修路、建橋、水電站、核電站等都有專用的水泥。集團的新型房屋業務也具有典型性,3000多個房屋品種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市場非常廣泛。因為中國有300億平方米農房,絕大多數既不抗震、也不保溫、更不舒適,需要進行改造,但不能再用秦磚漢瓦,2013年全國使用8500億塊磚,相當于浪費120萬畝土地、耗費8000多萬噸標準煤、釋放1.2億噸二氧化碳。新型房屋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早在35年前鄧小平就提出,要大力發展新型建材,讓農民住得起新型房屋。可以說我們為此奮斗了30多年,從新型建材制造商,后來逐步實現了“材料房屋一體化”,提供房屋設計、總包、分包、精裝修、建材供應商、建材生產商合并的一站式服務。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提出建設“綠色小鎮”項目,目前已在北京、四川、江蘇、海南等多個地區建設了近100個有地方特色的項目。節目現場,宋志平董事長還為觀眾展示了一款新型房屋的模型,并現場模擬定制了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新型房屋。
圍繞生產外包、賣服務話題,宋志平董事長認為,企業要很好地去研究制造業和制造服務業,明確自身的強項和優勢,把企業的戰略想清楚,比如做外包要有核心專長,然后才是要不要外包,研究做系統集成商、綜合服務商還是做生產性服務。宋志平董事長談到,賣服務深入人心和市場競爭有關,也與前面提到的個性化一脈相承,因為傳統制造業賣產品的過程競爭激烈,誰更關注客戶的需求,更貼近客戶,真正以客戶為中心,誰就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贏得市場。他舉了集團檢驗認證業務“賣服務”的例子。鑒于公眾對建筑質量、健康、環保等要求日益增長,集團依托旗下科研板塊,進行內部資源整合,成立了中國建材檢驗認證中心(簡稱“CTC”),中心有26個標準委員會,向社會提供專業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的檢驗檢測和認證服務。一流的企業做標準,現在很多裝修完工的工程里都可以看到“本公司使用產品全部經過CTC認證”的標簽。
圍繞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的話題,宋志平董事長介紹了集團跨界經營的案例。集團旗下物流貿易板塊打造的易單網“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是為海外買家提供一站式采購方案、為中國生產企業提供綜合出口解決方案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也是我國外貿商業領域的重大創新。信息化、智能化是促進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的催化劑,中國建材自身的產品包括新型房屋,也可以通過海外倉形成一個大的服務網,進行跨境經營。中國建材集團副總經理、中建材進出口總經理黃安中介紹說,易單海外倉的模式是一個集合所有業務流程的B2B跨境電子商務網站,這個網站平臺集成了商務磋商、合同成交、貨物發運、通關、商檢、保險、結算等所有外貿功能,讓外貿更加簡單。目前,易單網已建成的占地5萬多平方米的迪拜物流園,輻射南亞、西亞、非洲等15億人口新興市場,并已啟動建設十個國家海外倉項目。宋志平董事長還介紹了集團在南太平洋地區的BNBMHOME建材家居連鎖超市模式,提出要做全球建材的綜合服務商,這個綜合服務商有易單網、有海外倉,還有遍布全世界的建材家居店,就像米其林公司的“馳加”,拓展服務面、增加附加值。
談到創造和培養以自身主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宋志平董事長提出要向企業財團化邁進。他說,美國通用電器集團GE成功創造了產業與金融的“交叉銷售”模式,中國部分企業也已經涉足金融服務業,形成初具財團雛形的產融結合模式。中國建材集團也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和嘗試,比如易單網與多家銀行聯合,為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在線保理業務,對融資難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快捷和低成本的融資服務,這成為集團決勝其他外貿服務商的殺手锏。在新型房屋領域,我們也要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務。中國建材集團下一步走向是要把制造服務業提升到更高的層面進行發展,逐步向金融服務領域拓展,實現企業財團化,成為像日本的三井和伊藤忠那樣的企業財團,通過產業與金融的協同效應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中國很多制造業企業已建立了核心產業群,頂級的制造業公司應該進一步實現突圍,深入探索與金融、互聯網等行業的跨界聯合,展開跨界經營,使各相關方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和相互驅動,打造一個更具競爭力和發展空間的產業集群。
展望未來,宋志平董事長滿懷深情地談到,希望中國的企業看到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的巨大機遇,在這一輪轉型過程中能“跳起來”,抓住這個機遇,真正地付諸行動。
現場4位特邀嘉賓圣戈班集團亞太區總代表JavierGimeno(孟昊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譚順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前所長陳小洪、中國新生經濟研究院院長郭夏,分別從不同視角交流了對熱點話題的看法,并對中國建材集團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的積極做法和有益探索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些做法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節目播出后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