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是我國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大都市,現行主要通過部分開放的河砂開采和綜合利用廢石廢渣生產機制砂石來滿足北京市部分供需,外埠砂石骨料的供應來滿足北京剩下部分需求。所以北京地區有效充分的利用礦山資源、大力開展綜合利用的反映與需求比外埠強烈。本文主要分析了北京市骨料市場的供求情況以及存在的矛盾,針對這些矛盾,筆者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
前言
北京市礦產資源十二五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優先服從服務于首都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需要,要在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前提下,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礦產資源,嚴格控制采礦規模。因此,北京在開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方面顯得更加急迫。北京是我國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大都市,現行主要通過部分開放的河砂開采和綜合利用廢石廢渣生產機制砂石來滿足北京市部分供需,外埠砂石骨料的供應來滿足北京剩下部分需求。所以北京地區有效充分的利用礦山資源、大力開展綜合利用的反映與需求比外埠強烈。本文主要分析了北京市骨料市場的供求情況以及存在的矛盾,針對這些矛盾,筆者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
一、市場環境現狀分析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由于北京地區的重要性及北京市對生態環境要求的特殊性,北京地區加大了礦山資源綜合利用的力度,以提高砂石礦產資源對全市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由于建材市場上砂石的短缺造成工程建設需求與砂石供應失衡,給北京工程建設造成嚴重不良后果及外來運砂石車輛對北京環境的污染。
為保護首都生態環境,北京實施政策性停產,逐步關閉礦山,2004年以來,礦山數由842家減至35家。但北京的工程建設沒有停,并且每年仍呈上升趨勢。保障砂石料供應成為工程建設方面(包括北京市建委)及礦山企業一直希望解決的問題。砂石是礦產品,在北京礦業中占很大比重。2002年,全市1000來家礦山企業,砂石企業就占400多家,砂石也是建材市場的最大宗產品。但由于北京城市的特殊性,對生態環境有嚴格的要求,北京2003年全市400多家砂石廠全部關閉。但工程建設仍在進行。到2013年,全市建筑工程施工面積達2.15億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在近1億平方米左右,單住宅建設每年就需1.3億噸左右砂石。在關閉砂石廠后,這1.3億噸左右砂石全靠部分開放的河砂開采、廢石廢渣加工的機制砂和外埠砂石骨料的供應來維持供需。目前北京地區自供砂石僅有4000萬噸,短缺9000萬噸,缺口部分全靠市建委下大力氣從河北省的涿州、三河等地調進。以每輛車載重60噸計算,進北京的運砂石車輛每天就有近5000輛,而且這些車輛有進就有出,實際上是5000的2倍,這些車輛造成大量的揚塵,還有大量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嚴重的污染了北京的城市環境。而遠距離運輸,又提高了砂石價格,北京市砂石到岸價格已由原來的每噸40元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0元左右,砂石骨料價格的增長又促使一些不法分子進行非法采砂,對環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二、骨料市場現狀分析
2.1市場骨料需求現狀分析
2.1.1北京市建筑業發展現狀
近10多年來,北京市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有資質的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3409家,完成總產值345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在外省完成產值2230億元,增長17.3%;在北京地區完成產值1227.9億元,增長10.8%。
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從2001年的8200萬平方米發展到2013年的48791.3萬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全市建筑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47558.4萬平方米,比2013年同期增長24.3%,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9274萬平方米,增長20.7%。全市竣工面積2252.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2%。
圖一:各年度1-2季度建筑總產值及增速
由上圖可知,從2010-2014年,各年度1-2季度的同期增速是先急速下降后緩慢上升的。2010年和2011年1-2季度同期增速較快,分別為36.6%和23.7%,2012年1-2季度是幾年中同期增長較緩慢的一年,為6.1%,2013年和2014年同期增長開始加快,分別為13.8%和14.9%。從總體來看,從2010-2014年,各年度1-2季度的建筑業總產值是呈上升趨勢的。北京市建筑業總產值的大幅度上升預示著北京市建筑業的飛速發展,砂石作為建筑行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建筑業的發展勢必會拉動砂石企業的發展,從而造成砂石骨料需求量的大量增加,有可能會導致北京市砂石市場的供需不平衡。
2.1.2北京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北京市對外交通與市內交通的協調與暢通對北京首都功能的發揮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城市樞紐的布局、數量、規模以及相互協調程度則是整個城市交通暢達的關鍵。北京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步伐的加快,為北京的交通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條件,使交通事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2006年-2013年,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達5068.1億元,占同期地區生產總值的4.68%。2013年,交通建設投資總額664.5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41%。從圖中可以看出,2006年-2013年北京市交通投資額基本平穩,由趨勢線可以看出,投資額總體呈上升趨勢。
圖二:北京市歷年交通投資額及其趨勢圖
目前北京市內交通以及對外交通有許多在建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111國道(湯河口~市界段)改建工程是北京市今年重點建設項目,改建工程路線全長52.67公里,2車道擴至4車道,多處盤山公路變成了穿山隧道,里程因此縮短了6.7公里,將于今年年底全部完工。京秦二高速北京段明年將開工建設,全長6564米,設計時速120km/h,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2016年通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建設在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榆垡鎮的一個國際機場,將建設4條跑道和約7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主體工程占地多在北京境內,是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南苑國際機場后的第三個客運機場,計劃于為2018年年底建成。
北京市基礎交通設施建設發展迅速,需要大量的砂石供應,大型工程項目的實施,將為北京市及其周邊城市建材非金屬礦產的開發利用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無限商機。基礎交通設施的發展將加強北京與周邊城市的交通聯系,有利于構建包括北京在內的城市交通網絡,對促進北京與周邊地區經濟、交通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2.1.3北京市商品混凝土中砂石量消耗分析
公路、鐵路及橋梁建設方面,城市道路里程數和面積增長均超過50%。2008年奧運會后,北京市建設工程大面積開工,商品混凝土產量也逐年上升于2012年達到頂峰,2011年超過6000萬方,2012年達到6379萬方,2013年為5970萬方。2013年由于混凝土攪拌站數量不增反減,導致了北京市混凝土產量出現了明顯的負增長。
表一:2003-2013年北京市商品混凝土消耗砂石骨料量
表1為2003-2013年北京市商品混凝土所消耗的砂石骨料量。由表1數據的趨勢變化可以推算出2014年的商品混凝土消耗砂石骨料量為1.3億噸左右,由于砂石骨料不僅僅被運用到商品混凝土中,還會被運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如鐵路建設中鐵軌的鋪設,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路面施工,與石灰等其他材料結合,如砂漿、干粉砂漿中的細骨料重量超過70%等,故筆者預計2014年北京市年砂石骨料需求量為2-3億噸。
2.2市場骨料供給現狀分析
2.2.1市場骨料供應總量分析
北京市自給自足的砂石骨料主要為廢石尾礦的開采,由于多年的礦山開發,北京市有大量廢石廢渣的堆積,例如:首鋼遷安礦山公司就堆積礦山廢石12億噸左右,密云礦山公司堆積廢石3億噸左右,房山有廢石堆積2.5億噸,昌平、順義堆積1.5億噸,門頭溝的3個煤礦也有廢石堆積,每年礦山開采還有新的廢石產生。就現有的廢石加工成機制砂石也夠北京用上15年以上。
圖三:環北京砂石骨料供應圖
北京市建設的規模如此之大,要求穩定的建筑用砂石供應渠道,目前砂石生產相關統計信息還不完善,信息收集渠道不暢通。同時由于砂石供應特點,部分用戶通過經銷商采購砂石,也給調查帶來一定的不準確性。經過初步測算,2013年北京市年砂石需求量約為2.3億噸。其中北京市本地準許的河砂開采和利用廢石尾礦生產砂石約占30%,河北省供應約45%,其中來自北京東部約33%、西南部供應約9%、西北部供應不足3%,其余25%來源主要是非法盜采盜挖等方面。河北省主要供應地點為涿州市、淶水縣、三河市、懷來縣、遷安市和承德市。河北省砂石資源供應北京市的份額占北京市總體份額的40%以上,無論是河砂和卵石資源還是機制砂石骨料資源主要供應的市場都是北京市場,尤其是東部的三河市集中開采加工機制砂石,占北京砂石市場很大份額。
2.2.2市場骨料外埠供應重點城市分析(三河市、淶水縣)
三河市距北京市東四環60公里,砂石進京路線有高速和國道各一條。全市砂石自然資源豐富,現有可開采資源儲量46572萬噸,且集中于東部福山經濟新區,以開采石灰石礦加工機制砂石為主。現有開采企業22家,制砂企業7家,年開采加工能力5000萬噸,其中石4000萬噸,砂1000萬噸,多年來60%供應北京市場。當地現有預拌混凝土年均生產能力為615萬方,部分混凝土攪拌站通過借用資質方式年供應北京混凝土約50萬方。因此滿足當地建設需求之外,每年可供北京約3000萬噸砂石。根據可開采儲量情況推算,未來5-10年可考慮作為北京市砂石生產基地。
淶水縣距北京市南四環80公里,砂石進京路線主要通過107國道、108國道。淶水縣自然資源豐富,拒馬河在淶水縣全長171.1公里,流域內的古河床和河漫灘賦存豐富的建筑用砂資源,可開采天然砂石資源儲量為5310萬噸,其中石為4310萬噸,砂為1000萬噸。淶水縣石灰石礦主要分布在永陽檀山一帶和九龍鎮馬各莊一帶,目前查明資源總量4286萬噸,該縣石灰石礦質量好、礦層穩定、分布范圍廣,潛在遠景資源量巨大,可用于機制砂石的生產。該縣砂石年開采能力1150萬噸,其中卵石為810萬噸,砂為340萬噸。當地預拌混凝土年均生產能力為18萬方,因此滿足當地建設需求之外,每年可供北京約1000萬噸砂石,根據可開采儲量情況推算,未來3-5年可考慮作為北京市砂石生產基地。
2.2.3北京市及其周邊地區礦山分布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隅,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基本構成西、北、東三面環山,東南低緩呈一平川的地形概貌。北京全市面積16800平方公里,蘊藏著比較豐富的地質礦產資源,礦產開發利用和采冶活動歷史悠久。截止到2006年底,共發現各類礦產127種(含亞礦種),其中固體礦產121種。已查明資源儲量并編入《北京市礦產資源儲量表》的固體礦產共67種,礦產地365處,其中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產32種,礦產地132處。北京山區和平原廣泛分布有玻璃石英砂、大理巖、花崗巖、砂石料和制磚瓦粘土等l0多種建材礦產,儲量極豐富。
北京市礦產資源分布不均衡,具有分布廣泛、礦種相對集中,以遠郊區縣為主的特點。礦產地規模以中、小型為主,貧礦、伴生礦較多。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產相對分散,主要分布于房山、門頭溝、昌平、延慶、懷柔、密云和平谷等地區。
圖四:北京市及其周邊城市非金屬礦產資源分布圖
由于市場供不應求,北京市一部分的砂石骨料來源于周邊城市。北京市南部的拒馬河流域蘊藏著豐富的河砂和卵石資源,開采集中在涿州市和淶水縣,主要供應北京市場;北京市西部、北部的桑干河、灤河等流域也有豐富河砂和卵石資源,近年也逐漸大量開采;環北京西、北、東三面的太行山、軍都山、燕山等山區蘊藏非常豐富的石灰石礦藏,尤其東部的三河市集中開采加工機制砂石,占北京砂石市場很大份額。
2.2.4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砂石骨料狀況分析
北京市固體礦產資源勘查程度較高。截至2007年,全市固體礦產達到普查程度的礦產地145處,詳查程度以上的220處,占礦產地總數的60.27%,其中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詳查42處,普查56處。如圖2所示,截至2007年,全市共有固體礦產地227處被開采利用,固體礦產礦山企業241家。
表二:2007年北京市固體礦產地利用情況
(數據來源: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由表3所示,全市294家礦山企業中,大型11家,中型41家,小型162家,小礦80家,大中型礦山所占比例為17.7%。集體企業是北京市礦山企業的主體,共有118家,占礦山企業總數的40%,礦石年產量639.32萬噸;國有企業19家,占6%,礦石年產量135.44萬噸。礦業開發相對集中于遠郊區縣。2007年房山、門頭溝、密云三個區縣礦石產量最多,所占比重分別為52%、10%、19%,合計達81%;三個區縣所占礦業產值比重依次為40%、6%、51%,合計達97%。
表三:2007年北京市固體重點礦種開發利用情況
(數據來源: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河北省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北京市砂石骨料主要的供應來源。截至2009年底,河北省已發現156種礦產,占全國237種的65.82%;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25種,占全國227種的55.07%,其中列入本年度《河北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84種;礦產地1157處,占全國41244處的2.81%。主要分布在唐山、承德、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邯鄲、邢臺、秦皇島、廊坊九個設區市。其中非金屬礦產339處,河北省非金屬礦產在全省各市均有分布。河北省查明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前5位的39種,6~10位有17種。
2.3市場骨料價格走勢分析
隨著市場的需求量的增加,北京市的價格也隨之變化。圖5所示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砂石出廠價格的變化趨勢圖。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砂的價格基本穩定在55元/噸左右,5月份增長到57元/噸左右,總體呈上升趨勢。碎石的價格在40元/噸左右浮動,5月份增長到42元/噸左右,總體也是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砂和碎石的綜合價格1月到4月一直比較平穩,到5月份開始呈現增長趨勢。砂和碎石的價格呈現增長態勢的主要原因是5月份北京市大規模地整治不合格的河砂開采企業和礦山砂石企業,導致供需不平衡,砂石價格上升。筆者預計今年下半年北京市砂石出廠價格將呈一個上升趨勢,但上升幅度不大。
圖五:上半年北京市砂石出廠價格變化趨勢圖
北京市近一半的砂石供應來源于周邊外埠城市,圖6表示的是今年1-6月份北京周邊城市的砂石出廠價格的變化趨勢圖。砂的價格與碎石的價格基本持平,在今年2月份,砂和碎石的價格紛紛下降,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由于春節的到來,大多數的建筑工程開始停工,砂石的需求量減少,導致價格的小幅度下降。但砂的價格還是略高于碎石,分別為28元/噸和26.5元/噸。3月份價格都開始上升,4、5、6月份兩者價格持平。筆者預計今年下半年北京市周邊外埠城市砂石價格基本持平,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化。
圖六:上半年北京市周邊城市砂石出廠價格變化趨勢圖
三、市場問題探索
3.1政策解讀及環境問題探究
北京市西北部山區礦產資源分布廣泛,礦種相對集中,主要在房山、門頭溝、密云、延慶、懷柔等遠郊區縣,以煤、鐵、石灰巖為主。為保護首都生態環境,北京實施政策性停產,逐步關閉礦山,2004年以來,礦山數由842家減至35家。北京市政府于2010年11月修訂的《北京市河道砂石開采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指出,開采河道砂石,實行統一規劃、分級管理。
圖七:環境污染、非法采砂及開采后的生態破壞
受政府政策影響,為保護首都生態環境,北京關閉砂石礦山,北京骨料的供應減少,導致砂石骨料價格上升,非法采砂現象屢禁不止。2014年2月7日,北京市國土局昌平分局在流村鎮派出所的配合下,制止了一起發生在流村鎮北方駕駛場附近地區的盜采砂石行為,并查扣盜采設備一臺;2014年4月22日昌平區強制拆除一處非法砂石加工廠;2014年5月6日順義局開展非法加工、盜采砂石專項整治行動;2014年6月20日懷柔區依法拆除非法砂石加工廠4家。
河道砂石資源是河道穩定、水砂平衡的物質基礎,可供開采的河道砂石資源是一種有限的難以再生的寶貴資源,無限制地掠奪性開采會破壞河勢和河床的沖淤平衡。開采后,平坦的河道將會出現大量深坑,河床內留下的溝溝坎坎,會造成水流曲折回環,成為安全隱患;近岸超量開采還可能造成岸灘坍塌、堤坡下陷;過量開采后,河流內魚類的棲息環境受到影響,河魚大量減少,也削弱了河水自身凈化的功能,使生態平衡遭受嚴重破壞;而且開采砂石對河勢變化和防洪安全影響也極其嚴重,河床內的石堆,會影響河道正常的行洪能力。非法的砂石礦山開采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土壤的環境,破壞采礦區植被、劣化土質,而且淤塞溪溝河道,造成植被破壞和土地損毀,土地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對當地的農、林、牧用地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非法采砂還會帶來空氣污染、運輸過程的粉塵污染、破壞山體等等。眾所周知,北京市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市政府頒布防治環境污染、關停礦山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但關停后礦山生態問題和非法采砂問題卻屢禁不止。
3.2北京骨料市場的供需矛盾
北京骨料市場存在的供需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北京大規模的城市、高鐵、水利、新城鎮、新農村等各項建設對砂石骨料的大量需求與政府采取“一刀切式”關停政策導致砂石骨料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早在2001年12月,北京市就發布了關于關停本市范圍內砂石場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我市于2003年5月底將全市所有砂石場全部關停”。2005年4月,北京發布通知表示,不允許采砂,凡是存在的挖砂企業都視為非法。2011年5月6日,北京市開展了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專項行動。而2014年一季度,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完成27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城鎮投資完成1032.7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537.9億元,增長8.9%。政府政策的實施導致砂石骨料的產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二、北京對砂石骨料的需求與周邊城市政府采取礦山整治政策導致對北京的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河北省是北京市砂石骨料的主要供應地,2014年4月15日,河北省公安廳、省國土資源廳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嚴厲打擊盜采礦產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的階段性成效。2014年7月7日,河北省資源廳經研究,決定對發生在石家莊、張家口、承德市、唐山、秦皇島的五起礦產違法案件掛牌督辦。河北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會導致省內砂石骨料的嚴重不足,無法滿足本省的市場需求,更無法供應給北京地區。
3.3北京骨料市場的政策矛盾
北京骨料市場存在的政策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政府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和現存的非法采砂盜砂行為之間的矛盾。2010年7月,北京市啟動“百日整治行動”,其中包括打擊河道內非法盜采砂石。之后,北京市根據經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從確保首都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角度出發,減少固體礦山86個,保留的固體礦山38個,且不再新發固體礦山采礦許可證。然而2012年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政府將土地出租用于開發礦產,長年小作坊式的無序開發導致資源嚴重浪費,且存在嚴重的偷挖盜采,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且絕大多數村民未分享到礦產資源開發帶來的成果。
二、相關法律條文不健全與非法小企業乘機打擦邊球之間的矛盾。《北京市礦產資源管理條例》規定,“個人為生活自用,可以在鄉、鎮人民政府委托村民委員會指定的范圍內,采挖少量的砂、石、粘土等礦產”與《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中規定的全面禁采砂石相矛盾。不少人開具假的開采證明,乘機進行大面積的瘋狂開采。相關法律的不健全增加了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的難度,也讓不少的盜砂人萌生了僥幸心理。
四、市場問題解決方法與建議
4.1 宏觀層面
北京砂石骨料市場運行情況已經出現很大的問題,政府對此也無可奈何,為了環境壓力而“一刀切式”關停礦山和砂石基地,但這種方式只治標不治本,北京砂石骨料市場正在畸形的生長,骨料市場的管理已經出現混亂,需要政府重新認識到規范開采、保護性開采才是長宜之計。
以廢石廢渣生產機制砂石為例,現階段國家有關部門按156號文附件2所列出的內容落實綜合利用政策,鼓勵開展采礦、選礦中的廢石廢渣的綜合利用,將機制砂石納入到《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名錄中,給以減免增值稅的的優惠政策,以調動綜合利用項目投資及市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現有資源綜合利用以獎代補的政策惠及不夠全面。156號文附件2享受優惠政策中有廢石一項,但礦山的廢石、廢渣從未享受到優惠政策。
目前開展礦山綜合利用和礦山用廢石廢渣生產機制砂石的困境,從工程建設所需原材料的角度看,容易把廢石生產的機制砂石作為中間環節,嚴重阻礙了礦山資源綜合利用,機制砂石是建材市場的一個逐漸被重視的經營產品,若按中間環節的說法,混凝土是標準的中間環節,只有完工的高樓大廈、橋梁及其他定型的建筑工程才能稱為最終產品。由于近幾年各種生產費用不斷提高,生產機制砂石的成本逐年上升,原本古老又新興的機制砂石行業,出現了虧損及半停產停產狀況。希望優惠政策能夠落實到機制砂的綜合利用方面,合情合理的給以減免稅費,使廢石廢渣的綜合利用能夠持續發展。
4.2非法采砂問題剖析
早在2001年底,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就發出通知,要求2003年底逐步關停北京市范圍內的現有砂石場。由于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原來400多家天然砂石廠于2003年全部關閉。然而,禁砂令發布后,私挖亂采現象不僅沒有得到制止,反而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截止到2014年6月20日,懷柔區仍出現4家砂石廠非法加工的現象,為什么非法采砂的現象屢禁不止?
無本萬利是產生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北京市對砂石礦山和砂石場實行“一刀切”政策使其全部關停,導致北京市砂石骨料產量大幅減少,而基建、城鎮化等一系列建設工程持續增加,砂石骨料供需不平衡,需要依靠周邊省份的供應。由于砂石骨料供給短缺,價格上漲,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紛紛加入到以砂石謀利的產業鏈中。尤其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盜采現象強力反彈,規模由小到大,由零星盜采發展到有組織、有預謀地進行掠奪性盜采;從分散車輛偷采發展到大型車隊攜帶鏟車進入河道盜采;部分盜采團伙利用現代化通信設備和交通工具逃避打擊;盜采團伙與執法人員周旋、對執法人員行動實行反監視,威脅恐嚇執法人員,暴力抗法情況時有發生。盜采砂石對北京市生態環境以及部分電力、交通和水源等基礎設施造成破壞,影響極大。
4.3解決方案
4.3.1對政府部門的建議
針對北京砂石骨料行業存在的矛盾,對相關政府部門的建議如下:
一、完善合理規劃和開采的法律法規、政策。加大對環保綠化等不合格礦山開采和砂石場的打擊力度,增強環保措施。此途徑可以為砂石骨料市場正規、成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北京市砂石骨料價格會因此恢復正常水平,因利益而屢禁不止的非法采砂盜砂現象會逐漸減少,當利益降低、風險升高,非法采砂盜砂回報率過低時,不法分子就不會去鋌而走險。
二、鼓勵大型砂石企業對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小企業實行并購重組,擴大公司規模,加快行業整合。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是有好處的,是對所有企業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規范的企業會穩中求快,提升行業戰略地位,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而那些為了謀取利益而非法開采、非法加工的小企業是不會長久存在的。
三、加大對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砂石企業的優惠政策補貼,鼓勵更多的企業去遵守法律,科學開采,建設綠色礦山和環保型砂石基地。2012年2月19日,為了促進礦山企業珍惜合理利用礦產資源,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北京市頒布了《北京市礦產資源補償費免(減)審批辦法》。
四、加強對廢棄礦山和廢棄河道植被恢復工程的建設。礦山開采和河砂開采造成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喪失,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通過自然力量建立穩定的生態系統,因此采取人工干預措施盡快恢復廢棄礦山、河流的植被成為北京市當前生態建設的主要任務,成為影響北京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否能夠實現的重要因素。
五、積極實現廢棄礦山的再利用,將其改建成博物館、礦山公園及其他休閑場所。大型礦山關閉后,必然面臨著當地居民的就業和安置問題。失業和當地人口外流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建設礦山公園、博物館等不僅有利于帶動當地的旅游業發展,促進礦山經濟轉型、緩解就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實現礦山環境治理資金的多渠道來源,同時旅游業發展所要求的優質環境也會促進當地環境的改善。
4.3.2對砂石企業的建議
針對北京市砂石骨料市場存在的矛盾,對砂石企業的建議如下:
一、依托北京砂石骨料市場傳統,加強對尾礦的再加工利用。利用尾礦生產人工砂是砂石行業發展的新途徑,也是礦山企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的好機遇。利用尾礦生產的機制砂優勢在于廢棄資源的再利用,廢石廢渣若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并重視加大質量審批標準,北京市礦山企業及砂石場可逐步發展擴大機制砂石產量,形成一定規模的尾礦綜合利用基地,完全可以改變北京砂石供應以外埠為主、北京為輔及供不應求的不良局面。此外加強綜合利用,大量消納礦山廢渣也減少了堆積,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使礦山大量的廢石廢渣變成利國利民、有效保護環境、杜絕安全事故的有用的建筑材料。
二、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行業的規范化開采。建設綠色礦山是新形勢下保證礦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必然選擇。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責任。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資源利用與礦山發展相協調的重要舉措,對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砂石企業應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做好開采區域周圍環境的保護,合理開發利用資源。
4.3.3對相關媒體的建議
基于北京市砂石骨料市場存在的矛盾,對相關媒體的建議如下:
一、加大整治規范砂石開采的法制宣傳報道力度。充分借助報紙、廣播、電視及網絡等宣傳載體,廣泛發動市民參與,做到讓每個砂石企業、相關部門、廣大群眾都清楚砂石科學開采的目的、意義和要求以及非法采砂的危害、所觸犯的法律法規以及相應責任的追究。
二、提倡建筑廢棄物資源再利用。建筑垃圾被認為是最具開發潛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建筑垃圾中的許多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如: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竹木材則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漿、抹灰砂漿等,還可以用于制作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制品。建筑垃圾再利用,是今后建筑垃圾處理的大趨勢,無論是從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方面都是一項新興的朝陽產業,在我國發達城市已經著手建筑垃圾再利用處理的今天,唯有從政策上大力度支持建筑垃圾再利用工程,規范運輸、提倡采用新型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入手,才是城市建筑垃圾處理的最終之道。
編后語:應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女士之邀,針對北京地區砂石骨料市場變化,中國砂石骨料網行業分析師撰寫本報告。在此感謝調研取證期間原北京混凝土協會會長朱國民先生、北京建筑大學副教授李飛博士、北京混凝土協會副秘書長王京鳳女士給予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行業同仁加入我們,一起為中國砂石骨料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