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打擊非法采挖河砂的行為,保護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我國已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規,對天然砂石資源實施限采、禁采政策,以加強對砂石資源的管理與保護。各地政府也對砂石資源的開采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在此,特對我網發布的2014年1—8月砂石行業整治新聞進行整合梳理。
砂石——一個人們傳統觀念中臟亂差、破壞環境的行業,長期以來,受到開采者、使用者和管理部門的忽視。
傳統的砂石產品主要是通過開采天然砂石資源而獲得。其中,由于河砂資源豐富、獲取便捷、開采成本低廉,從而成為建設用砂石的主力軍。近年來,受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拉動,各地大規模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日益增大,相應的砂石骨料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長,導致砂石經濟價值陡然升高,價格大幅度飆升。在利益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采砂業主鋌而走險,在未取得相關部門允許的前提下,無證開采、濫挖濫采、偷采超采河砂資源,倒賣砂石牟取暴利。但是河砂作為短時間內不可再生的資源,再豐富也有枯竭的時候,長此以往,必將消耗殆盡,破壞水生態系統。還有部分采砂業主在違法采砂的同時,侵占河道堤防、公共綠地堆放砂石料,破壞耕地,嚴重影響河道行洪度汛及堤防安全。
現實中,為了打擊非法采挖河砂的行為,保護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我國已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規,對天然砂石資源實施限采、禁采政策,以加強對砂石資源的管理與保護。各地政府也對砂石資源的開采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以下為我網發布的2014年1—8月砂石行業整治新聞的整合:
2014年1—8月中國砂石骨料網發布的砂石骨料整治新聞整理
縱觀這8個月來的砂石整治新聞,可以看出政府在對砂石資源的開采和保護上給予了越來越來的關注及思考,行政執法管理力度也在持續加大中。特別是2014年以來,各省還陸續開展跨省、跨區域、跨部門的聯合行動,出臺合作細則。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對砂石資源開采的規劃和砂石企業的整頓力度,采取多項措施管控河砂采挖,規范砂石產品生產環節,對分散的、小的企業實行“撤、并、關”,不符合要求的砂石企業一律關閉。據不完全統計,僅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河南等涉及九龍江、富春江、湘江、長江、黃河等流域就關閉砂石企業800多家,北京周邊的省份關閉企業200多家,河北省三河縣全縣關閉。
整治非法采砂使命重大,既需要政府責任單位、行政執法人員嚴格依法辦事,不濫用職權,也需要采砂業主提高思想認識,轉變傳統觀念,從根本上杜絕非法采砂。隨著政府加強對非法采挖砂石的管控力度,領導干部放縱非法采砂、行政不作為,及采砂業主采挖砂石、破壞砂石資源等違法行為已逐漸上升到刑事法層面。
海南定安針對打擊非法采砂不力問題開展了一次聯合調查,并對該縣國土、水務、交通和公路四部門措施不力、工作落實不到位的7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進行誡勉談話,并建議對5名直接責任人免職處理。
“各責任單位不作為,客觀上縱容了非法采砂違法行為,非法采砂反復出現,相關部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倍ò部h委常委、組織部長王開儉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嚴格執行問責制度,力除干部作風頑疾,防止干部“不敢為、不作為、不愿為”。定安縣紀委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根據《定安縣黨政領導干部問責暫行規定》,對打擊非法采砂工作措施不力,各責任單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工作落實不到位的部門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具體抓落實的人員必須要按規定進行處理。
浙江嵊州整治非法采砂、制砂、洗砂,在該市非法采砂,有造成礦產資源破壞價值達10萬元~50萬元,及非法獲利5萬元以上等情節的犯罪行為,均將被繩之以法。對違法采砂制砂行為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不構成犯罪的,由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處罰;對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條件的,將按《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
從辦案實踐來看,違法采砂制砂行為涉及的相關罪名主要有非法采礦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單位和個人用暴力和威脅方式阻礙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還涉及妨害公務罪。
當然,針對河道采砂問題,有些地方政府對砂石的開采重新進行了規劃和布局,并制定和出臺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對砂石產業的轉型升級和保護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有些地方政府強令關閉,沒有制定長遠的規劃和管理辦法,導致當地砂石骨料短缺和漲價,亂挖亂采現象反彈,也影響了當地砂石產業的健康發展。
砂石的開采,關系到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和環境保護,關系到社會和諧發展。整頓采砂秩序,重新規劃企業布局,加強行業管理,保證砂石骨料供給,是根治盜采河砂、保護生態環境最為有效的辦法,政府和砂石企業應該認真思考和面對。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