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礦產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工作的要求,全國各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部署開展了2013年度礦產開發利用檢查工作。通過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2013年度年檢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較好成效,國土資源部辦公廳最近對此進行了通報。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副司長許大純。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度檢查是對采礦人履行法定義務情況的一項綜合性監督管理工作,是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法定職責和重要監管手段,對規范采礦權人的開采行為、維護正常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礦產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工作的要求,全國各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部署開展了2013年度礦產開發利用檢查工作。通過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2013年度年檢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較好成效,國土資源部辦公廳最近對此進行了通報。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副司長許大純。
記者:2013年度年檢工作的總體進展情況如何?
許大純:根據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年檢情況,截至2013年底,全國應當參加年檢礦山87510個,實檢86640個,年檢率99.0%;抽查礦山9266個,抽查率10.59%;年檢不合格礦山369個,不合格率4.27%,比上年度降低了0.33個百分點。通過年檢,注銷采礦許可證1443個,吊銷采礦許可證44個,罰沒款1.05億元,發現并取締非法采礦點420處。
礦產開發利用年度檢查信息直報系統運行良好,近9萬個礦山的法定義務履行情況、資源利用效果的“三率”指標等800多萬個信息入庫,工作效率和效果明顯提高,信息直報系統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增強了年檢工作的嚴肅性和約束力,有效促進了采礦權人法定義務的履行。
記者:通過這次年檢,反映出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領域哪些具體情況?
許大純:通過對礦產開發利用年度檢查網上報備系統信息數據分析后認為,總體情況是基本實現對礦山企業的全面“體檢”,不合格礦山數量下降,采礦權人履行法定義務情況良好,對違規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效率提高,開采秩序總體穩定。
一是規范有序,年檢率達99%。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完善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法、規范、有序開展年檢工作。全國應檢礦山87510個,比上年度減少7758個,減幅為8.1%,已連續3年下降,礦山資源開發集約化程度逐步提高。應檢礦山涉及31個省(區、市),礦山數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別是云南(7431個)、貴州(6987個)、四川(6636個)、湖南(6005個)、江西(5611個)。除砂石粘土類礦外,應檢礦山分列礦種前5位的是煤炭、石灰巖、鐵礦、水泥用石灰巖、金礦。通過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運用信息直報系統,年檢工作順利完成,全國年檢率達到99.0%,其中天津、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海南、重慶、寧夏、新疆等14個省(區、市)年檢率達到100%;全國平均抽檢率為10.59%,其中海南、江蘇、重慶、青海、福建和寧夏等6個省(區、市)抽查率超過20%。
二是不合格礦山數量下降。地方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通過認真組織,明確標準,嚴格要求,采礦權人依法辦礦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年檢不合格礦山數量明顯下降。統計顯示,年檢不合格礦山3699個,不合格率為4.27%,比上年減少681個,同比下降15.5%。貴州、黑龍江、陜西、湖南四省年檢不合格礦山數量較上年度大幅降低。年檢不合格礦山主要集中于非金屬礦山,占不合格礦山總數的77.2%,其中,普通砂石粘土類礦山占不合格非金屬礦山的72.5%。年檢不合格礦山主要原因為未提交年檢資料、采礦許可證過期、未按規定繳存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上年度問題整改不到位、存在違法開采行為等。
三是采礦權人履行法定義務情況總體良好。采礦權人依法履行設立采礦權標識牌,提交儲量年報和統計報表,填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三率”情況,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等法定義務。礦山開采回采率達標情況良好,應檢礦山中98%的礦山開采回采率達標(砂石粘土、地熱、礦泉水未列入統計);99%的礦山設立了采礦權標識牌(砂石粘土類礦山未列入統計);96%的礦山提交了儲量年報,91%的礦山填報了統計報表。
四是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大。通過年檢,地方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不合格礦山和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全年共注銷采礦許可證1443個,較上年增加了595個;吊銷采礦許可證44個,較上年增加了12個;取締非法采礦點420個,較上年度減少153個。追征礦產資源補償費2.07億元,沒收礦石718.57萬噸,移交司法機關刑事處罰14起。
記者:這次年檢反映出的問題有哪些?
許大純:從各地反映的情況來看,2013年度年檢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較好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分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年檢工作仍不夠重視,組織不力,責任不落實,年檢總結報告上報遲緩。二是部分基層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審核把關不嚴,使個別開發利用年度報告和數據填報存在明顯錯誤、漏報現象。少數基層國土資源部門對礦山上年度或以前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和查處工作不到位,抽查和整改意見填寫不完整,影響年檢工作質量。三是部分礦山企業、特別是小型以下礦山,未按時繳納礦業權價款、礦山地質環境恢復保證金等費用。一些采礦權人報送年檢資料不及時、不完整、不規范,影響年檢工作進度。
記者:下一步,國土資源部將如何加強和深化年檢工作?
許大純: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對現行礦產開發利用年檢制度進行改革,加強監管隊伍能力建設,提升監管水平。一是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研究提出年度報告公示內容、程序等具體要求。二是完善年度報告抽查制度。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一定比例對采礦權人年度報告公示內容進行抽查,研究提出科學合理的抽查職責分工、標準和比例的要求。三是制定社會對年度報告異議的處理機制。四是建立信用約束機制,研究制定報告信息公示異常名錄和“黑名單”管理制度。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