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之一。26日上午,住建部在南京召開《綠色保障性住房技術導則(試行)》專題培訓會暨保障性住房實施綠色建筑行動經驗交流會,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顧小平表示,江蘇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綠色保障房”,自2013年起,要求新開工保障房全部按綠色建筑標準建造,其中南京上坊保障房還獲得了三星級綠色建筑稱號,首次達到了綠色建筑的最高等級標準。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之一。26日上午,住建部在南京召開《綠色保障性住房技術導則(試行)》專題培訓會暨保障性住房實施綠色建筑行動經驗交流會,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顧小平表示,江蘇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綠色保障房”,自2013年起,要求新開工保障房全部按綠色建筑標準建造,其中南京上坊保障房還獲得了三星級綠色建筑稱號,首次達到了綠色建筑的最高等級標準。
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楊榕表示,目前大規模推進綠色保障房建設面臨的困難,主要包括成本管控、技術材料應用的熟悉程度以及整體推進效果等方面。作為“綠色保障房”的先行者,顧小平稱,目前江蘇省節能建筑規模位列全國首位,綠色建筑和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數量全國最多。“綠色保障房”建設的要求已納入到江蘇省政府文件,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省財政、省發展改革等多個部門已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作為南京保障房的建設單位,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劉建石介紹,南京市四大片區保障房項目綠色建筑認證面積為:一星級651萬平方米、二星級85萬平方米,三星級8萬平米。“三星級”作為綠色建筑的最高等級,這是南京保障房項目首次獲此稱號。下一階段將計劃以丁家莊保障房二期為試點,推行住宅全裝修及建筑工業化等技術,同時在公租房項目中還通過應用太陽能、空氣源熱水器等可再生能源技術,使得公租房組團能達到二星甚至三星級國家綠色建筑標準。
據悉,“綠色建筑”強調的是建筑本身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減輕建筑對環境帶來的負荷,盡量做到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簡單來說,綠色建筑要求“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水、節材、節地以及室內外的環境保護。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