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陜西省咸陽市將從現在起到2017年底,利用三年時間,集中開展中部“旱腰帶”地區開山采石專項整治和生態環境治理恢復行動。計劃到2020年底,采石企業集中度、規模度大幅提高,每個縣保留1—3家采石企業集團,建設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建材產業園。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陜西省咸陽市將從現在起到2017年底,利用三年時間,集中開展中部“旱腰帶”地區開山采石專項整治和生態環境治理恢復行動。
此次專項整治分為排查摸底和編制規劃、集中整治和治理恢復、組織驗收三階段,通過專項整治和治理恢復,將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初見綠、三年變面貌”的總目標。計劃到2020年底,采石企業集中度、規模度大幅提高,每個縣保留1—3家采石企業集團,建設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建材產業園。
進一步實施關閉整合。對核定生產規模低于50萬噸/年的采石礦山,堅決予以整合或關閉;淘汰中小型水泥用灰巖礦山和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水泥生產線,對禁采區內的采石企業,逐步有序退出和關閉。對保留下的企業,按照“一個礦體,一個開發主體,一套開采系統”的原則,做到應整盡整。鼓勵采石企業進行兼并重組,組建現代化企業集團,實現礦產資源向優勢企業流轉,不斷提高礦業集中度和規模化水平。嚴格落實自上而下階梯式開采方式及“邊開采邊治理”的礦山環境保護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小對“旱腰帶”地區礦山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對開采礦山和廢棄采坑治理恢復。采礦權人要邊開發邊治理,及時實施治理恢復,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發生。對采礦權滅失的礦山和廢棄采坑,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治理恢復,同時積極爭取中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恢復專項資金。力爭到2017年底,完成城鎮規劃區、重要交通干線和重要旅游線路兩側直觀可視范圍內的廢棄采坑的治理恢復。
強化礦山開采生產運輸全程環保措施。采石礦山要切實做好以揚塵治理為主的污染防治工作。在破碎、篩分、落料、裝卸等生產的各個環節必須嚴格進行濕法作業;進出場車輛必須實行密閉運輸,沖洗輪胎,嚴禁車輛帶泥上路,不得沿途拋撒。
對以下有違法開采行為的采石企業依法取締關閉:未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證照,土地、環保、林地、水土保持等手續不全,擅自開山采石的;存在越界開采、非法轉讓等違法行為,且拒不整改的;違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污染治理設施“三同時”規定,拒不執行安全環保監管指令、在規定期限內未完善相關手續的等等。
關閉礦山標準:吊銷或注銷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拆除供電、供水、運輸等直接用于生產的設備和設施;清理廢石廢渣,恢復生態環境或治理邊坡;消除重大安全、地質災害和環境隱患、地表設立警示標志;清理收繳礦山留存的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險化學品。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