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中鐵十三局集團六公司張承高速項目利用隧道“棄碴”加工成碎石已生產出碎石骨料24000立方米。此舉既減少了棄碴占用耕地,避免了棄碴堆放影響自然環境,又降低了施工生產成本,實現了生態與效益的雙贏。
日前,中鐵十三局集團六公司張承高速項目利用隧道“棄碴”加工成碎石已生產出碎石骨料24000立方米。此舉既減少了棄碴占用耕地,避免了棄碴堆放影響自然環境,又降低了施工生產成本,實現了生態與效益的雙贏。
中鐵十三局集團六公司承建的張承高速公路承德段TJ14標,全長6.65公里,總投資3.78億元。其中,隧道棄碴設計總量為50多萬立方米,棄碴均為天然巖石,是加工碎石骨料的好材料。若以傳統處理方式,將會造成大量永久性占地,也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項目進場時,當地碎石市場價在每立方米90元以上,僅運費就需要50元,還不能確保質量。如何變“兩難”為“一好”?隧道開工前,項目領導班子多次召開會議,反復論證,最終決定利用隧道洞身開挖出的巖石加工碎石。項目部為此購置了碎石機械設備,在隧道施工現場建起了碎石加工場。通過粉碎、優選、去除石粉等工序,將生產出來的級配碎石輸送到拌和站,用作隧道混凝土所需材料,將其他規格的碎石可用做填筑隧道中心水溝等,利用率達70%。
經核算統計,利用隧道出碴加工的碎石,其成本價控制在40元/m3左右,較市場采購價存在50元的價差。按照施工碎石骨料需求量4.6萬立方米來計算,除去碎石場設備機械費和人工生產費,約節省施工成本220多萬元。與此同時,利用棄碴砌筑路基防護1.5萬立方米,節省資金近105萬余元。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