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杭州就開始推廣應用預拌混凝土,利用商品混凝土替代工地上的現拌混凝土。從2011年開始,又一項新型建筑材料——預拌砂漿在杭州建筑工地得到推廣應用。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主任徐勝介紹,將建筑工地的揚塵治理提前到源頭管理效果明顯,目前,除了少數經過審批的專用混凝土,全市工地都用上了預拌混凝土,同時預拌砂漿的應用也在穩步推進中。
任何一個建筑工地,水泥和砂石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們的使用過程最容易產生工地揚塵,對大氣造成污染。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杭州就開始推廣應用預拌混凝土,利用商品混凝土替代工地上的現拌混凝土。從2011年開始,又一項新型建筑材料——預拌砂漿在杭州建筑工地得到推廣應用。
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主任徐勝介紹,將建筑工地的揚塵治理提前到源頭管理效果明顯,目前,除了少數經過審批的專用混凝土,全市工地都用上了預拌混凝土,同時預拌砂漿的應用也在穩步推進中。
預拌砂漿使用量爆發式增長 濕拌砂漿開始應用
預拌砂漿是由專業生產廠家生產的干混砂漿或濕拌砂漿。
相比工地上現場攪拌,預拌砂漿的生產、運輸、使用的過程處于密閉狀態,基本解決了水泥、砂石堆放和攪拌時的粉塵排放問題。不僅如此,生產預拌砂漿過程利用如粉煤灰、礦渣、尾礦,有助于實現廢棄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促進可持續發展。
2011年,杭州市明確規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凡杭州市新招標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均必須使用預拌砂漿,并在招投標、施工圖設計和申領施工許可證等環節中對使用預拌砂漿進行審核。
數據顯示,2011年全市使用預拌砂漿3.2萬噸,2012年19.5萬噸,2013年73萬噸,2014年截至10月底,為101.6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8%。三年來預拌砂漿使用量呈爆發性增長,增長速度處于全國第二批“禁現”城市前列。
今年,在原有干混砂漿的基礎上,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開始推廣濕拌砂漿的應用。徐勝說,干混砂漿儲存時間長,但生產上有烘干等環節,運輸中可能出現離析現象,使用時質量控制要求較高,濕拌砂漿則能克服這些缺點,但其有效儲存時間較短,因此,根據兩種材料的不同特性進行合理選用才是最理想的。
今年,主城區已有3家混凝土企業進行濕拌砂漿生產線試點改造,另有10家混凝土企業提出了濕拌砂漿生產申請。7月份,濕拌砂漿正式應用到建筑工程。截至10月底,共有8個工程項目使用濕拌砂漿,用量已達到11365.8噸。
混凝土攪拌站封閉改造 讓粉塵盡量不要飛向空中
水泥和粉煤灰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我市2013年混凝土產量約為5000萬立方米,按照平均每方混凝土用水泥約250公斤,粉煤灰約200公斤計算,全市混凝土行業每年需用水泥粉煤灰等粉料約2250萬噸。這些粉料在攪拌站內運輸使用的過程中,按萬分之一的冒灰率保守計算,全年將至少有2250噸的粉料細顆粒物飄向大氣中。
去年開始,市建委著手實施綠色攪拌站改造工程,目的就是把這些飄進大氣的顆粒物封在攪拌樓內,再配合廠家的集塵設施,把它們收集起來。一來可以減少對大氣的粉塵排放,二來回收的粉料還可以利用到混凝土生產中去。
截至11月底,主城區所有的混凝土攪拌站都已開始實施改造,其中7家已經改造完成。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