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帶動了砂石骨料市場需求甚巨,天然河砂資源日漸枯竭,在供需不平衡的市場環境下,砂石骨料價格飛漲,盜采河砂現象屢禁不止。供不應求,價格飛漲,利潤高昂,一系列推手使最常見的砂石搖身一變被譽為“軟黃金”,非法開采、運輸河砂一本萬利的高昂利潤不斷刺激人們鋌而走險。
廣東省水政監察機構日前查獲該局成立18年來規模最大的違法運砂案。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測量載砂量。
廣東省水政監察機構日前查獲該局成立18年來規模最大的違法運砂案。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水政監察局獲悉,去年11月18日,省水政監察局北江分局在多部門配合下在北江干流佛山與清遠兩市交界水域抓獲涉嫌違法運砂船17艘。17艘船的違法當事人被沒收違法運載的河砂,并分別處以2萬~5萬元不等的行政罰款。為廣東查處史上最大規模的違法運砂案。
針對“11·18”違法運輸河砂案涉案船舶多、罰沒河砂數量大等特點,佛山市水務局制定了卸砂方案。最后選定禪城區南莊紫洞堆砂場作為本次罰沒河砂主堆放場。12月23日,罰沒河砂全面完成卸載工作。接下來,將對罰沒河砂依法作拍賣處理。
廣東省水利廳水政監察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這次執法行動是廣東水政監察局實行省與市、部門與部門等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聯合執法成功典范,對廣東今后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具有重要意義。省水利廳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全省河道巡查執法力度,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對非法采砂、運砂行為,依據《廣東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進行重拳打擊。
■ 鏈接
2012年7月26日廣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新修訂的《廣東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明確規定: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運輸河砂應當持有河砂合法來源證明。無河砂合法來源證明運輸河砂,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暫扣違法運輸工具,沒收違法運輸的河砂,責令其卸到指定地點,并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