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9日,全國31省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全部出爐。其中,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吉林、遼寧、山東、廣西共計8個省份在報告中明確提出將申報自貿區,而已經獲批自貿區的省份,則明晰了今年的工作部署。
截至9日,全國31省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全部出爐。其中,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吉林、遼寧、山東、廣西共計8個省份在報告中明確提出將申報自貿區,而已經獲批自貿區的省份,則明晰了今年的工作部署。
八省份表態申報自貿區 中西部地區積極
日前,隨著廣東、吉林、海南三地省級地方兩會召開,全國31省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全部面世。
據記者統計,今年共有8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申報自貿區,分別為陜西、甘肅、河南、湖北、遼寧、山東、廣西、吉林。相比去年地方兩會超20省份表態要申報自貿區,“自貿區”話題在今年的省級地方兩會上出現“降溫”。
今年有申報意向的省份中,中西部省份居多。例如,陜西提出,積極探索內陸自由貿易新模式,以西安海關獲準復制上海自貿區制度為契機,扎實做好絲綢之路經濟帶自由貿易園區籌建申報工作。
同樣作為西北省份,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加快蘭州新區開發建設這一目標時同時指出,“積極爭取設立自由貿易園區”。
據媒體報道,甘肅省人大代表、省商務廳廳長楊志武在甘肅省人代會各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國務院已將甘肅省提交的中國(蘭州)自由貿易區申報材料批轉到商務部辦理。
在中部地區,河南省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申報河南自貿區,復制現有自貿區創新辦法”。此外,繼2014年提出“積極推進武漢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和建設”之后,湖北今年對于申報自貿區的提法,有了微妙變化。湖北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將“學習借鑒上海自貿區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探索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框架體系,夯實申辦內陸自貿區基礎”。
8個省份中,地處邊境吉林和廣西也對自貿區有了進一步的表態。吉林省省長蔣超良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了“申請設立吉林自貿試驗園區”。西南部的廣西則提出,“著力做好中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工作”。
在沿海省份遼寧和山東,遼寧提出“積極申報大連自由貿易園區”。山東則明確,“推廣復制上海自貿區試驗成果,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積極推進青島自由貿易港區申建工作” 。
在多地申報自貿區熱情不減的背景下,有分析就國家下一步的“自貿區布局”作出猜想:自貿區如若進一步擴圍,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最匹配的區域和節點城市最有可能獲批。
新設自貿區具體方案有望落地
2014年12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以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
作為第二批自貿區,廣東、天津、福建三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對自貿區的建設作出部署,并著重強調了“制度創新”。
廣東省指出,將推動完善配套實施細則,制定自貿試驗區管理辦法,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并將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建設市場準入統一平臺。
福建省指出,加快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堅持區內率先突破、區外積極跟進,強化試驗功能。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投資貿易管理新體制,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天津市則要求建設好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政府工作報告中稱,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建設成為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并要突出天津特色,與上海自貿區形成互補試驗、對比試驗,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發展實體經濟、壯大融資租賃業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著力打造轉制度創新的新高地。
據媒體報道,津粵閩三地的自由貿易園區具體方案有望近期公布,這三個自貿區也可能將于近期掛牌。
此外,作為首個自貿區,上海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今年的主要工作中,“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位居首位,并提出“做好自貿試驗區區域擴展工作”以及“完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1月29日,在上海兩會閉幕后的政府記者招待會上,該市市長楊雄透露,上海自貿區將從28.78平方公里擴大到120.72平方公里,把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張江高新技術園區、金橋開發區都納入其中。此外,上海正在積極研究2015版自貿區“負面清單”,總的想法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度和透明度。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