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細骨料種類對C30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來源:范玉晶(福建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龍巖分公司)
時間:2015-02-16
摘要:針對目前天然中砂匱乏的現象,對比研究了天然中砂和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砂對C30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和收縮性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機制砂和天然細砂按適當比例混合,可以配制出拌合物工作性能好、力學性能和收縮性能滿足要求的C30 混凝土。
  關鍵詞:機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性能

  1 前言

  混凝土價格低廉、性能優良、原材料豐富易得,是當代用量最多、最普遍、最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1]。從組成上看,骨料占混凝土總量的70—80%,其中,細骨料不僅占有較大比例,而且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和硬化后混凝土綜合物理力學性能與耐久性有重要影響。一般,配制混凝土選用天然河砂作細骨料,并以優先選用中粗砂、就地取材、盡可能降低混凝土生產成本為基本原則。天然砂資源是一種地方資源,短時間內不可再生且不適合長距離運輸。隨著土木工程建設的蓬勃發展,對砂石開采行業及其它建材行業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來,我國不少地區出現天然砂資源逐步短缺,甚至無天然砂可用的狀況,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砂的價格亦越來越高,供不應求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工程建設的進展,推行應用機制砂配置混凝土已經勢在必行。針對天然中砂匱乏的現象,本文通過天然細砂與機制砂混合,討論細骨料種類對C30 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2 材料與方法

  2.1 主要原材料

  水泥:由華潤水泥(龍巖曹溪)有限公司生產的P·O42.5 級水泥,其主要性能見表1。



  外加劑:選用龍海市富敏混凝土外加劑有限公司生產的FM-Ⅲ緩凝高效建水劑,減水率為21%,收縮率比(28d)為65%。

  粗骨料:由馬坑石場生產的5-31.5mm 花崗巖碎石,其性能見表2。



  細骨料:天然中砂(S1)和天然細砂(S2),其性能見表3 和表4;機制砂(S3),產地龍巖,其性能見表5。機制砂與天然細砂按3 種比例混合后,其顆粒級配與細度模數結果見表6。






  2.2 試驗方法

  針對實際生產中應用最普遍的C30 混凝土進行試驗設計,試驗所配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 間,通過計算,確定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為:水:水泥:砂:石:外加劑=0.44:1.00:2.13:2.83:0.022,討論細骨料種類對C30 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和收縮性能的影響情況。混凝土的制備按現行標準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進行,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和收縮性能按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和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

  3 結果與分析

  3.1 細骨料種類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

  對比了天然砂、機制砂和混合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試驗結果如表7 所示。在配合比一定時,天然Ⅱ區中砂具有較好的坍落度、擴展度和較優的和易性,天然細砂砂子子,總表面積大,需水量較大,在用水量一定時,坍落度和和易性相對較差,機制砂多棱角,表面粗糙,有部分針片狀顆粒,并有部分石粉,需水量也較大,初拌混凝土和易性較差。將天然細砂與機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改善了顆粒級配,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明顯得到改善,不亞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3.2 細骨料種類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

  細骨料種類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見表8.由表可知,用天然細砂、機制砂和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3d、28d 抗壓強度均高于天然中砂配制的混凝土,并且,隨著混合砂中機制砂比例的增加,3d 抗壓強度增幅較大,抗壓強度由20.4MPa 上升至24.6MPa,提高了20.59%,28 天強度則提高了14.81%。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機制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處于高濃度氫氧化鈣中,其表面會發生微弱化學反應,而天然砂成分中二氧化硅含量高,不能發生類似反應[2];第二,機制砂的表明潔凈而粗糙,易與水泥石料粘結,且混合砂是經過優化試驗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砂的顆粒級配好,而天然砂經長期沖磨,表面光滑,顆粒級配是由自然形成,其中的粗、細顆粒搭配程度存在著不均,并多含帶有泥漿,所以混合砂比天然砂在與膠凝材料膠結時具有更好的黏聚性和握裹力[3];第三,混合砂中機制砂多含有一定量的石粉,這些石粉在混凝土中又起到微集料和填充的效應,減少了內部孔隙,使混凝土內部結構更密實,從而提高了制品的性能。混和砂中機制砂的摻配比例與混凝土強度之間有一定的規律,但不是線性關系,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根據天然砂和機制砂的特性,經過試驗確定滿足混凝土強度的合適混和比例。



  3.3 細骨料種類對混凝土收縮性能的影響

  收縮是混凝土的重要技術性能,混凝土收縮越大,混凝土結構出現開裂的可能性愈高,結構抵抗侵蝕介質滲入混凝土機體的能力也越弱,最終使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變差[4]。試驗選擇全天然中砂、全機制砂及工作性能和力學性能均較好的混合砂配制混凝土來測試其的收縮性能。混凝土收縮率的測試均在溫度20±2℃、相對濕度60±5 %的養護條件下進行,其測試結果見圖1.從圖中可以發現,三條曲線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在齡期28d 之前,試樣收縮率都隨著養護齡期的增加呈現較快的增長速度,28d 齡期之后,雖然混凝土收縮也隨齡期增加,但增長速率明顯降低。配制的全機制砂混凝土的收縮率要大于由全天然中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縮率,但機制砂與細砂按適當的比例混合使用,且控制混合砂與天然中砂的細度模數相當,混凝土的收縮率可以明顯降低,有望接近天然中砂混凝土的水平。



  4 結論

  通過以上的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將天然細砂與機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改善彼此的顆粒級配,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明顯得到改善,不亞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2)機制砂與天然細砂復合的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會高于天然中砂所配制的混凝土強度,摻配比例與混凝土強度之間有一定的規律,但不是線性關系,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根據天然砂和機制砂的特性,經過試驗確定滿足混凝土強度的合適混和比例。

  (3)機制砂與細砂按適當的比例混合使用,且控制混合砂與天然中砂的細度模數相當,混凝土的收縮率可以明顯降低,有望接近天然中砂混凝土的水平。

  (4)由于機制砂和天然細砂資源較豐富易得,在如今天然中粗砂缺乏的形勢下,應用混合砂替代天然砂,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是落實循環經濟的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 黃洪勝.混合砂混凝土性能與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5.

  [2] 段瑞斌,石從黎,宋開偉.全機制砂預拌混凝土的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0(4):39-43.

  [3] 高楚文,張金海.混合砂在中、低強度混凝土中的應用研究[J].混凝土,2008(10):87-91.

  [4] 張劍波,楊長輝,胡善銓,等.混合砂混凝土性能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2,24(3):86-90.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