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遠距離高泵程機制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

來源:曹偉宏 蘇慶國 游漢桂(中鐵十六局五處)
時間:2015-03-02
摘要:結合內昆線重點工程老煤洞特大橋的現場施工實踐,對C28機制砂混凝土的配制和遠距離高泵程泵送技術進行了研究,并獲得成功。這一試驗研究的成功,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解決了西南地區混凝土用砂缺乏的一大難題,同時也為河砂缺乏地區的工程建設開辟了新料源。

  關鍵詞:高泵程 遠距離 機制砂 配制 泵送 施工技術


  1 工程概況

  老煤洞特大橋位于貴州省威寧縣境內,橋址海拔高度超過2100 m。該橋是內昆線重點工程之一,全長768.16 m,墩身為園端形實體墩和圓端形薄壁空心墩2種,7~14號墩墩高均超過50 m,其中9號墩最高,為82.65 m。該橋橋墩采用機制砂施工,為此開展了配制機制砂泵送混凝土的研究,經過大量的對比試驗,測試多項指標,取得大量試驗數據,優選配合比,并在施工現場進行泵送試驗研究,終于獲得成功。采用機制砂泵送混凝土,節省了遠距離外購河砂的費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2 機制砂混凝土的配制

  使用機制砂配制C28混凝土能否達到技術指標,沒有詳細的資料可查;能否用輸送泵遠距離高泵程順利泵送混凝土,也沒有足夠的經驗借鑒。C28級以上混凝土用機制砂配制,除強度合格外,還應做混凝土彈性模量試驗,彈性模量應符合規范要求。而且要使混凝土泵送施工能順利進行,混凝土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可泵性,即應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易性、保水性,不易分離,這樣才能保證泵送過程中不發生離析,不出現堵塞現象,順利澆筑入模。

  2.1 機制砂配制混凝土室內試驗情況

  2.1.1 機制砂不同于河砂的特性

  (1)機制砂經機械破碎制得,加工中有較尖銳的棱角,針片狀及軟弱顆粒含量多,硬度比河砂硬度小。

  (2)機制砂顆粒級配較集中,1.25 mm以上顆粒一般占總量的45%左右(河砂一般占20%~30%),而0.315~0.16 mm顆粒僅占10%左右(河砂約占20%)。

  (3)機制砂空隙率在40%左右,略小于河砂。

  2.1.2 機制砂的質量標準

  (1)與河砂相同之處:篩分級配累計篩余量應符合區域砂級配要求,云母含量不大于1%,SO3含量不大于0.5%,輕物質含量不大于1%。

  (2)與河砂不同之處:石粉含量(小于0.08mm顆粒)不大于10%。

  2.1.3 現場機制砂的試驗結果

  (1)機制砂試驗根據現場多次取樣檢驗,機制砂的石粉含量為5.8%~8.4%,細度模數2.8~3.4,屬于中粗砂,其他試驗項目均滿足試驗規程要求。

  (2)機制砂中大于5 mm顆粒含量不超過10%,如果5 mm以上顆粒含量過多,會影響粗骨料級配,拌制的混凝土容易出現泌水、離析現象,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均勻,偏差大,其彈性模量、徐變、收縮和線膨脹系數也受到影響。在泵送混凝土中較明顯的是,如果5 mm以上顆粒含量多,則很容易出現堵管阻塞現象。

  (3)混凝土用砂率。合理選用砂率,能使拌和物具有較大的流動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和可泵性,砂率對混凝土強度影響較大,在混凝土配制中應準確選擇最佳砂率、機制砂經試驗一般為粗砂,且現場加工的機制砂,砂石含量占比例較高,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應增加用砂率,泵送混凝土砂率應控制在45%~55%之間,根據現場實際情況C28級混凝土砂率應取50%~55%為宜。砂率偏小,會造成配制的混凝土粗糙,不易攪拌,振搗,坍落度低,產生泌水、離析,不易輸送,灌溉的混凝土易出現蜂窩,表面氣泡多,不光;砂率偏大,又會造成坍落度大,水泥過剩,混凝土強度質量差且強度不均勻,收縮性大,混凝土表面易出現裂縫,彈性模量低。

  (4)混凝土的和易性。機制砂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影響明顯,在配合比設計及施工中應特別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穩定性和可泵性。通過試驗得出,在混凝土標號相同、水泥用量相等、水灰比及砂率相同的情況下,機制砂比河砂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差,坍落度低,不易拌和,振搗不易密實,離析現象嚴重。根據施工實際情況,為了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及可泵性,必須摻入外加劑和外摻料,水泥用量比同等河砂增加8%左右。

  (5)石粉含量。在實際應用中經反復試驗得出的結論是:石粉含量適當,不影響混凝土的強度,且對拌和物的和易性、粘聚性、流動性、保水性有利,可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容易搗實,減少氣泡,提高混凝土表面光滑,但要控制含量,若石粉含量過高,會造成混凝土收縮性大,易產生裂縫,強度低,抗拉、軸壓、彈性模量等均受影響。石粉含量按試驗規程要求,不大于10%,施工中取6%~10%。

  2.1.4 機制砂混凝土的強度(見表1)


  注:碎石5~31.5 mm,外加劑摻量為1%。

  2.1.5 機制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及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見表2、3)




  由上述可見,室內成型的機制砂混凝土試件的強度、物理力學性能、抗滲性等均能夠達到設計要求。

  2.2 施工現場應用情況

  2.2.1 使用材料

  (1)水泥:采用貴州水城水泥廠生產的525R型普通硅酸鹽水泥

  (2)砂:采用經人工加工片石而成機制砂,砂為粗砂,石粉含量為3%~9%。

  (3)碎石:采用碎石場加工成顆粒5~31.5 mm的碎石,級配各項指標符合規范要求。

  (4)水:采用工地飲用水。

  (5)外加劑:采用TS-2型泵送劑。

  2.2.2 混凝土配合比

  在現場攪拌站向墩高82.65 m的9號墩泵送混凝土,配有強制式攪拌機2臺(均配有電子自動計量裝置),混凝土輸送泵1臺(HBT60),采用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開泵試機,按程序送料,但混凝土泵送不出,經反復調整配合比和水灰比均不理想,后將機制砂清篩到最佳級配,又加入泵送劑,反復調試,最后泵送C28級機制砂混凝土全部達到了預期目的。

  這樣,結合老煤洞特大橋工地的原材料和施工條件等實際情況,經過試驗室及現場施工工藝試驗和結果分析,確定了混凝土配合比,如表4所示。


  注:外加劑摻量為1%。

  另外,根據輸送管道長度240 m,彎道個數3個,以及外加劑TS-2泵送劑,確定坍落度為18~22 cm,現場取樣試驗情況見表5。



  3 施工技術

  3.1 泵送混凝土的工藝流程

  按配合比計算出原材料重量→供料給自動配料機→進入攪拌機充分攪拌→經溜槽進入混凝土輸送泵→(通過混凝土輸送泵的水平和垂直運輸)澆筑入墩身模板

  3.2 作業過程及要點

  3.2.1 原材料

  水泥進場時,抽樣測定,粗、細骨料嚴格按室內試驗試配的要求選料。原材料采用重量計,容許施工偏差如下:水泥容許偏差為2%,骨料容許偏差為5%。

  3.2.2 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拌和物隨用隨拌,盡可能縮短混凝土的運輸、停留時間,縮短運距,迅速澆筑入模。

  混凝土輸送泵操作順序如下:

  開機→加溫液壓油→試泵→泵送清水→泵送水泥砂漿→泵送混凝土→清洗管道

  施工中應加入適量的減水劑、泵送劑,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而且泵送機械操作程序要合理、方法正確,以盡可能地減少輸送管堵塞現象,保障施工順利開展。

  4 機具設備

  該橋混凝土施工中采用JS-500型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4臺,HP1200型自動配料機4臺,HBT60型混凝土輸送泵2臺。

  5 工程效果

  老煤洞特大橋在機制砂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由于嚴格按施工規范進行施工以及在施工中采取了得當的措施,使得混凝土質量有保證,且縮短了工期,降低了費用,順利完成了施工任務。最大水平泵送距離超過200 m,垂直高度82.6 m,這一遠距離高泵程機制砂混凝土泵送的成功,解決了西南地區混凝土用砂缺乏的難題,為河砂缺乏地區的工程建設開辟了新的料源。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