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州市人大環資城建工委主任朱維平經過近一年的市場調研,提出了《關于加強我市建筑垃圾處理與利用的議案》。他建議,為緩解除武進區之外的其他各區裝潢垃圾的去向矛盾,近期先在各區選址落實1個裝潢垃圾臨時堆放點,用于裝潢垃圾的臨時儲存。他建議說,除了加快建設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外,還要加快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
據預測,常州市區今年僅拆建垃圾和裝潢垃圾就將達到679萬噸——按照渣土車最高核載12.7噸計算,共要裝載534646輛車。
市民王繼放做工程生意,工程完工后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被隨意傾倒在青龍西路與龍錦路交叉口。近日,青龍街道城管中隊罰了他5000元。
青龍街道地處城鄉接合部,空曠地帶較多,已成為偷倒建筑垃圾的重災區。該街道為此調動大型機械進行清理,有一年曾支付清理費上百萬元。
不僅僅是青龍街道。據不完全統計,常州市區每年用于建筑垃圾“再搬家”的花費,保守估算是300多萬元。如何有效處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成為城市管理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今年預計產生建筑垃圾679萬噸
“建筑垃圾主要有3類:工程渣土、拆建垃圾和裝潢垃圾等。”市環衛處處長王炳偉說。
2012年,常州市建筑垃圾年產生量約為570萬噸,去年,這一數據已達到600萬噸左右。
經記者調查,絕大部分裝潢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露天堆放或填埋。“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也消耗大量的垃圾清運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根據《常州市環境衛生專業規劃(2014——2020)》,預測2015年市區拆建垃圾和裝潢垃圾產量為679萬噸——按照我市渣土車最高核載12.7噸計算,共要裝載534646輛車。常州地鐵一期工程共計產生土方約430萬立方米,2014年至2018年平均每年產生86萬立方米隧道開挖土方。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常州已有3個項目
記者從市城管部門了解到,常州市目前共有3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
2009年鐘樓區在北港建成建筑垃圾消納場,年回收利用道路廢棄混凝土約5萬噸,生產的石粉、石子用于建筑基料。
2013年底,在武進區馬杭東新工業園內建成的常州春秋華城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將裝潢垃圾“變廢為寶”制成磚塊,使得裝潢垃圾的資源再利用達到95%以上。現在年處理裝潢垃圾約9萬噸。
在武進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內,建起了常州第1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廠。2014年10月,綠建委牽頭,年處理160萬噸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生產項目在廠內建成投運,有望“吃”光武進全區的建筑垃圾。該項目把建筑垃圾制作成保溫砌塊、透水磚、植草磚、劈裂磚、彩色透水混凝土等環保建筑材料,能廣泛應用于建筑施工領域的各個環節。二期規劃將建設年處理30萬噸裝潢垃圾的生產線。
王炳偉說,建筑垃圾中,工程渣土大部分作為建設工程或河塘回填土,此外還用于農田復耕、道路鋪設、苗圃綠化、濕地公園回填等,由產生方、運輸方、用土方通過市場化自行調節。
“約1/3拆建垃圾進入我市的3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進行處理后資源化利用,部分拆建垃圾被當作舊貨直接利用,剩余約1/3拆建垃圾和裝潢垃圾存在亂倒、亂堆、亂填的情況。”
“吃不下”的建筑垃圾怎么辦?
因為常州市建筑垃圾消納場不夠用,綜合利用項目規模又偏小,所以還存在部分“吃不下”的建筑垃圾。記者在各個區調查時發現,目前常州道路建設形成的取土坑、城鄉結合部、村鎮周邊地區,都成為建筑垃圾偷倒的主要場所,建設完工尚未移交的道路兩側偷倒問題則更為突出。
為有效制止偷倒現象,青龍街道安裝了100個攝像頭,監控關鍵區域;新閘街道的城管隊員對運河路、新慶路、新福路等重點路段及附近區塊巡查,發現可疑車輛予以跟蹤管理;雕莊街道設固定卡口5個,從晚上19:00到凌晨4:00,對所有進入轄區的滿載垃圾車輛、土方運輸車輛進行攔停登記。所有這些,可謂各出奇招。
為了給“吃不下”的建筑垃圾一個家,目前,武進區在武南路旁已設1個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占地約5000平方米。
常州市人大環資城建工委主任朱維平經過近一年的市場調研,提出了《關于加強我市建筑垃圾處理與利用的議案》。他建議,為緩解除武進區之外的其他各區裝潢垃圾的去向矛盾,近期先在各區選址落實1個裝潢垃圾臨時堆放點,用于裝潢垃圾的臨時儲存。
他建議說,除了加快建設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外,還要加快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