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粵魯兩省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思路

來源:中國建材報
時間:2015-03-18
摘要:今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開局前的關鍵一年。廣東省建材工業將綠色發展名牌帶動擴大開放;山東則將提升發展創新融合。
  廣東:綠色發展名牌帶動擴大開放

  “十二五”前四年,廣東省建材行業堅決貫徹中央部署,清理整頓違規產能,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強化節能減排,規范行業準入機制,行業整體平穩增長,結構平穩調整,質量效益有效改善。

  今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開局前的關鍵一年。宏觀上,“十三五”發展思路,將體現黨中央在新常態條件下對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大方向、大戰略的思考;“十三五”也是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十三五”這五年具有決定性作用。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很大,雖然潛力很大但增長難度也越來越大,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也錯綜復雜,在此背景下展望“十三五”,廣東省建材工業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企業發展:

  1.高度重視新常態,快速適應新常態

  中央明確提出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建材工業的發展將面臨新形勢、新挑戰。新常態下經濟結構將逐步優化,從過去以“三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為特征的粗放發展轉向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方式。既要全面化解建材工業部分領域的產能過剩問題,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推動產業升級,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2.積極推動綠色建材發展和名牌帶動戰略

  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由原來的出口、投資、消費來拉動轉為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來拉動。其中,要素升級是指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增加、信息化等,正好對應著中央強調的實施創新驅動。同時由于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余人口減少,要素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生產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的重要特征。

  積極推動建材行業自主創新,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和新型建材,既能有效降低PM2.5等氣象危害,也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綠色建筑將是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方向,也是實現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融合的必由之路。

  積極落實名牌帶動戰略,幫助建材企業創品牌、拓市場、增效益,可為廣東省建材工業帶來顯著的名牌效應,使多數企業呈現出規模擴大、經濟效益增長、產品質量提高、品牌層次提升等良好發展趨勢,從而推動全省建材工業發展。

  3.提高建材產品競爭優勢,擴大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主要是“引進來”戰略。通過以“引進來”為主的對外開放,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逐漸接軌,有效利用了大量國際資金和技術,彌補了建材行業工業化過程中的資金與技術的巨大缺口,加快了工業化進程。然而,我國建材產品對外貿易的持續發展也面臨出口進一步擴張難度增大和貿易摩擦日益加劇等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走出去”對外開放戰略,可促進廣東省建材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廣東省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同時還是我國改革開放領跑者與經濟發展先行者,在中央“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下,廣東省建材工業在“十三五”期間應切實做好人才和技術儲備,立足自身獨特優勢與條件稟賦,以自身核心業務為核心,緊跟國家政策,積極探討包括中新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伊土經濟走廊等一系列國際經濟走廊建設的機遇紅利,實現企業跨越性發展。

  山東:提升發展創新融合

  山東作為全國建材大省,未來“十三五”期間建材工業將朝著什么方向發展?發展重點有哪些?思路是什么?日前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山東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王福江。

  王福江介紹說,山東建材工業“十二五”期間總體保持了健康、平穩的發展態勢,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得以提升,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品牌與市場影響力不斷增強,企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這一切都為“十三五”發展奠定了基礎。

  王福江指出,針對當前面臨的形勢和行業發展尚存在的問題,山東將在“十三五”期間進一步調整和解決。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改造提升傳統建材產業。傳統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石膏、石材等產業,應當根據產業稟賦和市場需求,以技術改造為主要手段,以產業鏈兩端延伸和提高附加值為主要途徑進行優化提升。重點向上下游延長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玻璃纖維、石膏產業鏈條,努力拓展建材產品新的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重點發展高檔瓷磚、功能陶瓷、特種玻璃、專用玻璃、玻璃纖維制品、水泥制品等產品。

  第二,大力發展建材新興產業。加強開發特種玻璃、特種陶瓷、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節能綠色建筑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人工晶體、非金屬礦物材料產品及深加工技術和裝備的生產與應用,突破關鍵材料制備和裝備技術瓶頸,在節能環保、新能源、信息產業、新材料和國防軍工等戰略性產業領域中占有更多的份額和市場。

  第三,著力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化解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產能過剩帶來的風險,控制好總量,防止產生新的增量。依托現有水泥生產線,大力發展滿足海洋、港口、核電、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種水泥新產品。要在規范平板玻璃行業準入的同時,抓住節能玻璃高速發展機遇,加快低輻射鍍膜玻璃推廣應用。淘汰低檔次、小規模的建筑陶瓷生產線,逐步淘汰以煤和重油為燃料的工藝裝備,加快兼并聯合重組步伐,提高產業集中度。

  第四,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產業。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促進資源節約,發展替代燃料,大幅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促進窯爐煙氣脫硫脫硝,推進清潔生產,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大力發展散裝水泥,推廣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圍繞減量化、再制造、資源化、零排放和產業鏈接等新技術,在全行業實施共伴生礦資源、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積極推廣煤矸石、粉煤灰、冶煉廢渣、尾礦等固體廢棄物生產水泥、新型墻體材料等建材產品。推廣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有毒有害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廠污泥等各類廢棄物的先進技術和裝備。推廣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業化、規模化經營。推進建材產業與節能環保產業的融合。

  第五,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升企業創新活力,大力開發低碳水泥生產技術,水泥粉磨節能、工業粉塵與氮氧化物減排等水泥生產先進節能減排技術。重點攻克平板玻璃節能窯爐新技術、玻璃熔窯煙氣除塵脫硫脫硝和余熱發電一體化技術、新型以及特種功能玻璃技術;突破超薄玻璃基板成型、低輻射及多功能復合鍍膜、高強及防火等高端玻璃制造關鍵技術。加快研發陶瓷墻地磚新型干法制粉工藝及成套裝備技術,建筑陶瓷磚薄型化、低品位原料和固體廢棄物資源利用技術。攻克石材切割金剛石刀頭技術、無冷卻劑石材板材切割工藝技術。加快防輻射、綠色吸附等功能性紙面石膏板及關鍵設備的研發。

  第六,加快兼并聯合重組步伐。把兼并重組納入行業發展規劃,納入資源配置和生產力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的工作計劃,加快推進兼并重組步伐。支持鼓勵企業以資產、資源、品牌和市場為紐帶,采用聯合、重組、并購、參股、控股等多種形式,發展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大企業集團,促進資產存量向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流動,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競爭力。加強對石材加工及機械、玻璃制品深加工等建材行業民營中小企業的服務指導,不斷提高素質,提高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和集約集聚發展水平。

  第七,強化“兩化”融合,創新商業模式。一是加強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先進制造中的廣泛應用。圍繞傳統產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控制、生產管理、市場流通、銷售服務、回收再制造等環節,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過程控制、企業管理等軟件和裝備。二是做好示范工程帶動。認真開展綜合集成應用、產業鏈協同、節能減排、高端智能裝備、云計算和物聯網應用等六大類“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繼續推進“兩化”融合試驗區、物聯網發展產業基地等培育服務。三是加強市場營銷模式創新。全面實施市場開拓的差異化戰略、渠道戰略和品牌戰略,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