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遼寧省將繼續推進 “青山工程”生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全省計劃投資1.72億元,治理生產礦山162座,面積1.38萬畝。為確保圓滿完成任務,遼寧省將重點強化剛性約束、監測監管、治理保障以及違法處罰4種機制,使生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更加完善,切實轉變“邊生產邊破壞”、“先破壞后治理”的局面。
一年前,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富山街道的臥龍崗排巖場滿目瘡痍、粉塵彌漫,而如今這里已是堤壩層層、樹枝綻綠。“今年夏天這里就會變為沙棘植物覆蓋、槐花飄香的綠色礦山。 ”3月17日,建平縣國土資源局局長牟麗杰頗為自豪地對記者說。
牟麗杰告訴記者,自2012年“青山工程”實施以來,建平縣已完成閉坑礦生態治理3879畝、生產礦生態治理820畝,完成退坡地還林24.914萬畝,完成工程圍欄196公里。 “青山工程”給建平這個礦產大縣帶來巨變,呈現出“昔日溝壑縱橫,今朝百畝良田”的景象。
而在遼寧全省,通過對生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已完成土地整治2855.98畝,增加礦區建設用地298.11畝,用于溝域經濟用地1159畝,改善人居環境2464畝,恢復植被5082.32畝,提高了森林覆蓋率。
遼寧省的“青山工程”并非簡單意義上的綠化荒山,而是與土地整治、生產礦區建設和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緊密結合,充分放大“青山工程”的內涵和效應,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礦山綠化、土地集約、生態保護的治理模式。
今年,遼寧省將繼續推進 “青山工程”生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全省計劃投資1.72億元,治理生產礦山162座,面積1.38萬畝。為確保圓滿完成任務,遼寧省將重點強化剛性約束、監測監管、治理保障以及違法處罰4種機制,使生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更加完善,切實轉變“邊生產邊破壞”、“先破壞后治理”的局面。
今年,遼寧省將嚴格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保護準入管理,重點控制不合理的礦產資源開發活動,特別是對不按“開發利用方案”開采的礦山要限期整改到位。而針對“三區兩線”(自然保護區、景觀區、居民集中生活區和重要交通干線、河流沿線)的重點地區一定距離內,嚴格控制新設露天礦山;對現有的露天礦山嚴格限制擴界,積極引導整合。
同時,對破壞生態嚴重、資源利用率低的露天礦山,將采取強制措施提高準入門檻,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植被的破壞。并通過簽訂礦山環境治理責任狀、建立動態監測體系、建立礦山環境治理檔案、提高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繳存標準、加大保證金收繳力度、簡化保證金返還程序、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及公告制度等措施,使全省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再邁出一個堅實的步伐。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