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地區由于天然砂石資源的短缺,從外省調運天然砂石成本高昂,因此貴州省是中國最早推廣使用機制砂石骨料的市場。但普遍存在粒型差、針片狀多、含泥量≥3%,質量不穩定,顆粒級配不合理等問題。隨著制砂技術的不斷進步創新,貴州地區的砂石質量是否有所提高?目前貴州省混凝土市場運行狀況如何?砂石骨料在對混凝土的供給方面有哪些變化?行業的環保問題如何?
對此,貴州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會長倪文勇分析,目前貴州預拌混凝土行業存在原材料質量不穩定、生產管理粗放、資源后期利用浪費、存在惡性競爭、企業利潤日趨縮薄、創新推動缺乏后勁等問題。作為重要綠色建材,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供應商需要提高生產工藝智能水平,使超微粉、連續配級等指標符合高性能混凝土標準。預拌混凝土生產商更需要加強設計、精細控制、智能制造,確保進入構件的混凝土密實度和耐強度符合施工環境和要求。
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縮減與混凝土行業產能過剩、產業政策導向明確,與行業增長方式粗放的雙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混凝土行業的壯大和發展。品質和環保逐漸成為行業的共識和方向,因此預拌混凝土企業只有走轉型升級的路子,從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從單一化向產業化延伸,積極推廣、大力發展安全、低碳、環保高性能混凝土,以化解當前的產能過剩和行業危機。由于對高性能混凝土認識不足、基礎研究滯后,基本概念不統一,以及評價體系尚未建立等原因,致使高性能混凝土應用還不廣泛。如何讓行業內的企業都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發展高性能混凝土生產,就是現階段的重要責任。“發展高性能混凝土,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生產企業同臺唱戲,共同努力。”倪會長認為,政府應該加強政策導向、法律執法監管,優化產業環境和要素,激發生產和應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內生動力。而行業協會則應該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行業標準制定,配合開展行業評價,提高行業發展共識,宣傳行業未來趨勢,加強行業責任自律。不斷研發混凝土生產先進技術、提高混凝土行業生產品質,有利于推動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也有利于實現混凝土產業綠色發展。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