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建筑垃圾產量大、利用低原因何在?

來源:中國環境報
時間:2015-04-24
摘要:近幾年,我國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總量約為15.5億噸——24億噸之間,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約為40%。根據上海市建材工業設計研究院的估算,如果2020 年這些建筑垃圾能夠轉化為生態建材,可以創造價值1 萬億元。
  《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發展報告(2014年度)》(以下簡稱產業發展報告)日前在北京發布。產業發展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年建筑垃圾產生量超過15億噸,當前約有20多家相對專業的企業進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主要生產建筑垃圾再生磚,全國再生利用率僅為5%左右。這與韓國年產建筑垃圾6000 多萬噸就有373 家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的數量相差太大。

  產生量巨大且逐年增長,資源化利用卻處于初級階段

  問題不在于處理技術上,而是缺乏支持;有處置能力的建筑垃圾再生企業缺乏原材料,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效果并不顯著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建筑行業也迅猛壯大,在城市工作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的同時,也帶來了建筑垃圾的不斷增加,很多地區出現了“垃圾圍城”現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總量約為15.5億噸——24億噸之間,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約為40%,產量驚人。


  以北京為例,其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多達4000萬噸。未來數年,因我國加速推進城鎮化,因此建筑垃圾排放量會越來越大。

  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郭海斌認為,在經過有效開發后,我國的建筑垃圾利用率最終可達95%以上。

  根據上海市建材工業設計研究院的估算,如果2020 年這些建筑垃圾如果能夠轉化為生態建材,可以創造價值1 萬億元。

  然而,目前的尷尬現狀是:一方面,大量建筑垃圾被隨意處置或簡單填埋,占地又污染,且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地表沉降;而另一方面,有處置能力的建筑垃圾再生企業卻因缺乏建筑垃圾原材料,面臨著無材料來源的生存窘境。

  產業發展報告指出,盡管與國外相比,我國建筑垃圾在工業化生產和應用方面的技術還有一定差距,但目前的問題不在于建筑垃圾的處理技術上。當前我國有些建筑垃圾的處理技術還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已有的處理技術完全可以進行建筑垃圾資源化啟動。

  據了解,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在基礎回填、再生混凝土及制品方面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實踐應用,尤其是建筑垃圾再生磚技術,已基本趨于成熟,產品在大量工程中的應用已有4 年之久,效果良好。建筑垃圾處理裝備的研發和生產也基本能夠滿足目前實際需要。

  而且,在資源節約型城市建設的大背景下,各地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術也開展了很多探索。據介紹,由同濟大學、上海建材工業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組成的建筑建材業技術創新聯盟(上海EF生態環境材料產學研聯合體),已經開發出封閉模塊組合式建筑垃圾處理再生骨料回收系統,探索解決了建筑垃圾資源化純化技術、大型化技術、環保化技術3 大技術瓶頸,建筑垃圾年處理能力為100 萬噸。

  然而,由于缺乏政策的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效果并不顯著。產業發展報告指出,2010 年,中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足5%。而實際上,未經任何處理進行直接填埋的建筑垃圾約占總量的98%,輕度分揀出廢金屬、廢混凝土的約占2%,資源化利用率不足1%,遠低于德國和日本的90%,英國的80%和美國的70%。

  “可以說,目前我國處于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最初級階段,這是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最基本情況。”郭海斌在產業發展報告發布會上表示。

  政府對建筑垃圾處理管理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

  現行法律規范沒有涉及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沒有明確建筑垃圾處理的責任主體,各部門職責不明確,產業鏈各環節彼此孤立

  產業發展報告指出,我國建筑垃圾處理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政府對建筑垃圾處理的管理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具體表現就是法律法規不完善,責任主體不明確。

  我國現行規范建筑垃圾處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有:1992 年頒布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04 年修訂通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9 年實施的《循環經濟促進法》,2005 年建設部出臺的專門規范建筑垃圾處理的部門規章《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此外,各地地方政府也出臺過相關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的規定。

  但是,它們主要關注建筑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及其對市容市貌造成的影響,并沒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而且,現有法律法規沒有統一且明確地設定建筑垃圾處理的責任主體是施工單位還是建設單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無法及時有效處理建筑垃圾。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處罰力度偏小,造成責任主體違法成本低,因而無法起到威懾作用。

  此外,建筑垃圾處理還涉及較多的行政機構,但現行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確各部門的職責,造成各部門互相推諉責任。

  而且,據了解,企業進入建筑垃圾處理行業還存在審批難等問題,不但要經過幾個國家部委的認定,還要牽扯到地方政府的許多相關單位。由于在相關的產業政策上,國家各部委都只負責其中的一部分,無法有效協調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和積極性。

  以項目立項為例,企業項目審批需要城市規劃、土地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等多個部門協調,需要完成可行性研究批復、選址意見、環境影響評價、能耗評價等一系列手續,而地方建筑垃圾主管單位市政市容委難以對上述多個部門進行項目協調。

  業內普遍認為,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利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產生、運輸、處理、再利用各個層面,其中更是牽扯了建設、發改、環保、工業與信息化等多個行政管理部門。只有所有的環節統一管理,協同配合,有效聯動,才能形成一個閉合的建筑垃圾處理鏈,真正實現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目前,這些環節間實際是孤立的,建筑廢物的處理單憑企業行為和市場運作在初期很難實現。

  初級階段還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充足且合格的原料供應難以實現,已經成為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鏈斷裂的主要原因,政府需對建筑垃圾非資源化處置行為進行限制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建筑垃圾是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的原材料,而當前我國的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很難實現充足且合格的原料供應,已經成為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鏈斷裂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通過政府對建筑垃圾非資源化處置行為的限制,使開發商和建筑企業把其產生的建筑垃圾經過分類拆解后,輸送給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實現對產業鏈的接續和產品質量的保證。”郭海斌建議。

  據介紹,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面臨著相對于天然材料更高的成本,這主要體現在建筑垃圾的分揀、破碎、攪拌、養護和特殊的產品檢測方面。如果考慮到當前我國實際情況,還需計算企業自行尋找、運輸建筑垃圾的成本,以及這一過程中避免產生粉塵、噪聲而采取的措施成本,企業的成本壓力很大。倘若再加上其市場競爭力相對天然材料產品有天然劣勢,銷量有限,企業運營非常困難。

  考慮到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雖然也是以盈利為目的,但其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公益屬性。對此,產業發展報告指出,需要從生態保護的角度對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業鏈的形成進行科學合理的扶持,包括財政金融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等諸多方面,都可以進行有益探索,以保證產業鏈的暢通。

  他山之石

  美國從源頭上減量

  美國政府有法律規定:“任何生產有工業廢棄物的企業,必須自行妥善處理,不得擅自隨意傾卸。”這從源頭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產生量,促使各企業主動尋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途徑。

  近些年,美國住宅營造商協會開始推廣“資源保護屋”,其墻壁是用回收的輪胎和鋁合金廢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鋼料是從建筑工地回收來的,所用的板材是鋸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的,屋面的主要原料是舊的報紙和紙板箱。

  這種住宅不僅積極利用了廢棄的金屬、木料、紙板等回收材料,而且比較好地解決了住房緊張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另外,美國每年有1 億噸廢棄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于工程建設,實現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韓國修法促進建筑廢棄物再利用

  韓國在2002 年進行法案提議,并于2003 制定了《建設廢棄物再生促進法》,2005 年、2006 年又先后進行了兩次修訂。其中包含了促進建筑廢棄物再利用的三大推進政策:

  一是提高循環骨料建設現場的實際再利用率;二是建筑廢棄物減量化;三是妥善處理建設廢氣物。而且既明確了政府、企業的義務,又明確了對建筑垃圾處理企業資本、規模、設施、技術能力的要求。其所期待的效果就是防止進一步破壞自然環境,保障骨料供需的穩定,以及延長填埋場的壽命。

  德國明確地方政府是處理建筑垃圾責任主體

  2007年底,德國有25 萬人在垃圾處理部門工作,垃圾處理部門的營業額超過500 億歐元。在德國,生產商和分銷商在設計產品時必須考慮到能夠降低垃圾產生率,并易于回收和處理。

  為了更好地回收和再利用垃圾,德國在20 世紀90 年代中期頒布了《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管理法》(Closed Substance Cycle and Waste Management Act),并頒布了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規。

  在德國,建筑垃圾的回收率很高,占所有垃圾回收的比重也最高。這一方面得益于德國資源、能源、勞動的成本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有效的監管,專注于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再次,從事設計和建造建筑物的人員也很注重物質的循環利用。

  在德國,具體負責處理建筑垃圾的責任主體是地方政府,如制訂建筑垃圾處理規劃,州政府負責監管以實現德聯邦政府或歐盟的目標。德國中央環境保護部門負責制定相關法律。


  編后語:建筑垃圾資源化不僅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對節能減排和大氣治理也有突出貢獻。行業資深專家陳家瓏指出,“再生綠色建材原料可替代天然砂石,減少對砂石等天然資源的消耗,也能減少天然砂石在運輸中造成的能源消耗、交通事故、道路破壞等。”從長遠發展來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市場前景廣闊。

北京建筑大學教授陳家瓏

  5月10日,由中國砂石骨料網聯合廣東鴻威國際會展集團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砂石骨料行業技術發展(國際)論壇”即將開幕。主辦方特邀北京建筑大學教授陳家瓏從《建筑垃圾及尾礦再利用現狀解析》方面進行講解,為企業提高礦山資源利用率做出指導。中國砂石骨料網誠邀您出席砂石行業盛宴!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