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震本身并不致死,由地震引起的建筑倒塌、山體滑坡等災害才是令人們喪失性命的元兇。因此,建筑質量就成為了人們在地震發生時能否順利存活的關鍵因素。尼泊爾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低矮、自搭建、防震能力差的民房成為當地建筑的主流,因此當災難發生之時,建筑物的大面積垮塌便成為必然結果。這并不是尼泊爾一國所需面對的問題,對于所有處于地震多發帶上的國家來說,建筑質量問題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4月25日,尼泊爾發生里氏 8.1級地震。昔日古剎遍地的首都加德滿都,如今已是廢墟一片,傷亡慘重。地震發生之時,加德滿都的最高建筑、百年古寺達拉哈拉塔當場倒塌,或有將近400名游客被困于其中。據《印度時報》最新報道,目前古塔廢墟中已找到180具遺體。
地震多發國家:建筑質量誰好誰壞?
地震本身并不致死,由地震引起的建筑倒塌、山體滑坡等災害才是令人們喪失性命的元兇。因此,建筑質量就成為了人們在地震發生時能否順利存活的關鍵因素。尼泊爾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國民以務農為主。低矮、自搭建、防震能力差的民房成為當地建筑的主流,因此當災難發生之時,建筑物的大面積垮塌便成為必然結果。“無國界工程師”組織(Engineers Without Borders)早先就在其調查報告中指出,尼泊爾80%的建筑物是在缺乏工程師的指導下隨意搭建的。
這并不是尼泊爾一國所需面對的問題,對于所有處于地震多發帶上的國家來說,建筑質量問題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曾根據各國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橋梁、機建等主要構造)質量進行評估,并對該國基礎設施質量進行打分,滿分為7分。在上榜的全球144個國家中,尼泊爾的得分為2.9分,列第129位。中國以4.3分的評分列第69位。同樣大地震多發的國家中,智利得到了5.4分,列第31位;日本5.9分,列第16位。
總體來看,較發達國家的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確更精抓質量,使得地震中因建筑物倒塌而直接砸死、掩埋的人數大大降低。但地震的傷亡率同時還受救援能力和民眾防震意識的影響,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說處于排行榜前列的國家防震完全沒有問題。但作為整個防震過程中最基礎的環節,提升建筑質量的防震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災難來臨前嚴控建筑質量、杜絕豆腐渣工程,將會有效減少地震災害帶來的人員傷亡。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