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多方考察和技術創新,我們終于探索出了這條循環利用產業鏈?!敝鼙笳f,如廢鋼筋、廢鐵絲等金屬,可以回爐再加工;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過破碎后可生產普通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磚塊,焚燒后的殘渣還可以作為建筑材料,基本上能達到‘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的目標?!?/div>
5月2日,記者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航埠鎮采訪時看到,新鋪設完成的路面平緩順暢,一條平坦的寬敞四車道,直通常山。
“這段路已經維修過了,看起來和新建的路一樣。但修路用的材料卻是原來路面上刨下來的廢料,足足4萬噸!”衢州市公路管理局養護科科長周斌自豪地相告,近年來,衢州市公路部門普遍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把廢料重新利用起來,像瀝青等廢舊材料就可以得到“再利用”,成為養護公路的好材料。
周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以往傳統的建筑垃圾處理方式,一般情況下,需要深挖8米才能清除建筑垃圾,按照每堆積1萬噸建筑垃圾占用1畝土地計算,每年公路養護產生的建筑垃圾就將占地6000畝。一方面,處置廢料耗時耗力,另一方面,路基材料短缺,頻頻告急。“公路垃圾能否變廢為寶”,成為衢州交通運輸系統破解難題的關鍵。
“通過多方考察和技術創新,我們終于探索出了這條循環利用產業鏈?!敝鼙笳f,如廢鋼筋、廢鐵絲等金屬,可以回爐再加工;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過破碎后可生產普通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磚塊,焚燒后的殘渣還可以作為建筑材料,基本上能達到‘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的目標?!?br />
去年,320國道衢州段路面改造長達25公里,路政部門采用廢舊瀝青循環利用技術,銑刨瀝青材料共計94000噸,循環利用廢舊瀝青材料89300噸,路面舊料回收率達100%,循環利用率達到95%。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公路“白改黑”過程中,巧妙轉換水泥砼路面舊料1.2萬立方米,破舊路面就地碎化后繼續利用,由沿線廠礦、農戶用來砌筑擋土墻、排水溝,路面舊料回收率達100%,循環利用率達到97.5%。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