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8億拍下的采礦權,為何要放棄?

來源:今日早報
時間:2015-05-25
摘要:去年1月,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沿赤鄉沿江村白象山沿海的土地采礦權在網上掛牌出讓。競拍過程極為激烈,寧波某企業在經過270多輪競標后,以總價8.02億元中標。然而在簽訂確認書前,這家企業突然臨時變卦,聲稱退出該項目,而該公司此前上交的3600萬元保證金因此被沒收。
  中標企業退出原因:拍來的礦場上有上千畝生態公益林

  官方回應:采礦權早已通過審批,程序沒有違規

  去年1月,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沿赤鄉沿江村白象山沿海的土地采礦權在網上掛牌出讓。競拍過程極為激烈,寧波某企業在經過270多輪競標后,以總價8.02億元中標。

  然而在簽訂確認書前,這家企業突然臨時變卦,聲稱退出該項目,而該公司此前上交的3600萬元保證金因此被沒收。

  一塊看似豐厚的“蛋糕”為何最后成了燙手的“山芋”?企業稱,在這片土地上有超過千畝的生態公益林,一旦開發極有可能觸犯法律,退出實屬無奈,同時認為政府在實施該項目操作時存在多處違規致使其蒙受損失。

  這兩天,在媒體介入后,該事件受到了極大關注。三門縣有關部門對外作出回應:該采礦權招標項目已經通過審批,在程序上不存在違規。

  8億拍下的大“蛋糕”,為何要放棄?

  2014年9月,這家企業狀告三門縣國土局,要求該局返還在招投標過程中被沒收的3600萬元保證金。

  臺州臨海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其敗訴;該企業提起上訴,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仍維持原判。

  眼下距離這起案件發生已經過去幾個月了,但這家企業的法務部負責人史柳彬仍然在尋找維權途徑。“為什么?因為我們感覺被欺騙了,吃了啞巴虧咽不下這口氣!”史柳彬說。

  去年1月2日,三門縣沿赤鄉沿江村白象山沿海的土地采礦權在網上掛牌出讓。

  此前,這家寧波企業就已得知該消息,他們認為這是塊可以獲得豐厚利潤的“寶地”。

  隨后該企業聯合多名股東共同籌資參與競標。從1月2日到15日,總共進行了270多輪競標,這家企業笑到最后。

  只不過,和最初的9000萬元起拍價相比,最后的中標價翻了好幾倍,達到了8.02億元,這大大超過了有關部門的預計。

  “即使是這樣的高價,我們認為還是可以操作的。”史柳彬說。

  可就在簽訂中標確認書之后,史柳彬接到了公司領導的指示:立刻終止該項目,退出競標。

  “我們在中標后才得知,原來那片土地上有超過1千畝的國家級生態公益林。” 史柳彬說。

  生態公益林是指生態區位極為重要,或生態狀況極為脆弱,對國土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林地,國家每年會撥發專門的款項進行保護。

  “我們咨詢過律師,如果擅自開發生態公益林,是要吃官司的,甚至要坐牢,而開采石料勢必要毀林,這樣的土地我們拿到了也不敢用。” 史柳彬說,因此他們決定退出該項目,放棄8.02億元的大“蛋糕”,而作為違約懲罰,競標前上交的3600萬元保證金被沒收。

  “既然是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為什么能通過省國土廳的審批,并上網掛牌招標?在招標公示中,當地政府也沒有提及公益林的事情,我們在這件事中一直被蒙在鼓里,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史柳彬說。

  企業競標時,究竟知不知道有公益林?

  記者在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的官方網站上查詢到三門縣沿赤鄉沿江村白象山的礦采礦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浙礦交公告〔2013〕019號)。

  出讓采礦權的基本情況一欄中顯示,采礦權出讓人為三門縣國土資源局。

  采礦權名稱是“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采礦權出讓期限是“自采礦許可證頒發之日起10年”。

  這則公告中提到,礦業投資屬于風險投資,存在不可預見的自然因素變化和政策法規變化風險,競買人要認真踏勘,詳細了解礦業權的相關情況,慎重決策。

  在這份公告中,記者的確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生態公益林的提醒事項。

  史柳彬說,后來三門縣國土局的人才告訴他們,招標停止前三天,國土局另外在網上掛出過一張“出讓須知”,其中第三條說明:白象山目前仍是“國家三級公益林”,需要審批調整才能開發。

  史柳彬堅稱,在整個招標過程中,三門縣國土局并沒有專門通知企業,而企業也沒有及時獲知“出讓須知”。

  “假如早知道土地上面還有生態公益林,我們肯定不會參與競拍。”他說。

  對于這樣的說法,三門縣有關部門這樣解釋,為確保出讓公開、公平、公正,“白象山建筑用石料礦采礦權”委托浙江省礦業權交易中心進行網上掛牌出讓,出讓公告及相關情況告知、報名、競價等一系列行為均通過網上交易系統進行。在網上競價結束前,若非競買人事先主動聯系,省礦業權交易中心及三門縣相關部門均無從知道誰報名、誰競價,更無法通過其他方式告知競買人。

  三門縣有關部門稱,掛牌出讓過程中,礦區范圍的國家公益林審批等內容由三門縣國土局主動提交省礦業權交易中心,并于2014年1月10日14時36分20秒上傳至礦業權交易網上交易系統公示、告知,只要進入該網上交易系統,即可看到該信息。

  三門縣有關部門表示,中標企業至2014年1月15日競價結束前,已多次進入該網上交易系統進行報價,卻稱“掛牌出讓材料中沒有國家公益林信息,造成判斷、報價失誤”,這與事實不符。

  “采石”還是“采礦”?雙方都有爭議

  除了不滿知情權被侵害,史柳彬還認為有關部門和他們玩了文字游戲。

  他說,企業參與招標是為了開采石料,而三門縣國土局在招標公示中標明的卻是“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

  采石和采礦的區別重要嗎?

  記者查閱了《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發現,其第二章第十一條明確規定:禁止在國家級公益林地開墾、采石、采沙、取土,嚴格控制勘查、開采礦藏和工程建設征收、征用、占用國家級公益林地。

  “開采石料要露天作業,對植被破壞大,開礦則相對小一點,因此在審批中的難度也相應小一點,招標公告中同樣沒有備注說明。” 史柳彬說。

  三門縣法制辦副主任葉信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白象山項目實則為采礦項目,從法律角度上來說可以進行采礦權招投標,所以公告上標明為“礦權”,不存在疑義。

  他介紹說,白象山建筑用石料礦項目,系三門縣政府2012年7月批準實施的《三門縣山后涂區塊綜合開發利用規劃》中確定的三門東部海洋生態觀光旅游節點白象山濱海公園、白象山度假村的造地項目組成部分。

  2013年5月21日,浙江省國土廳作出批復,同意調整對三門縣沿赤鄉沿江村白象山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采礦權的設置方案。

  所以2013年12月10日,三門縣國土局就白象山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委托給第三人浙江省礦業權交易中心進行采礦權掛牌出讓交易,從始至終使用的都是“礦權”二字。

  采礦權審批過程,到底有沒有問題?

  如果該項目采礦權招標結果沒有問題,那么報批過程又是否合乎規定呢?

  記者從三門縣國土局了解到,在招投標前,該局曾專門向三門縣林業局征詢意見。

  兩個部門經過協調,三門縣林業局給出了同意上報審批的“建議”。

  最終,白象山的采礦權順利通過浙江省國土廳的審查,進入招拍掛階段。

  “中標企業說我們刻意隱瞞國家級生態林,但事實上我們不僅告知過他們,同樣也告知過省國土廳,整個審批程序不存在暗箱操作。”三門縣國土局一位負責人說。

  記者致電浙江省國土廳,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事實就如三門縣國土局所說,省廳目前不便多做回復。”

  獲得了采礦權,就能進山開采嗎?

  那么,作為生態公益林的主管部門之一,浙江省林業廳對這起案件的看法又是什么?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企業即使獲得了采礦權,也不意味著最后真的能實施開采。”浙江省林業廳森林資源處程處長說。

  他介紹,根據《森林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開采礦藏需要占用或征用林地的,用地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同時根據國家林業局出臺的《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規范》規定,開采礦藏項目占用、征用林地的申報材料包括采礦許可證和其他相關批準文件。

  “辦理林地征占用手續并不是采礦權出讓的前置程序,只有采礦權出讓后,取得采礦許可證才能辦理林地征占用手續。”程處長說。

  那么這就有一種可能,即便企業拿到了采礦權,如果林業部門審批不通過,那么也無法進行開采。

  “如果是國家級生態公益林,林業部門在審批時的限制會更加嚴格,一般來說,只有涉及國家或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如高鐵、高速公路建設時,生態公益林才有可能為此讓步,至于單純的商業開發,通過審批難度很大,所以企業在競拍礦區時必須非常慎重。” 程處長說。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