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目光向貴州聚焦:2015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閉幕

來源:貴州日報
時間:2015-06-30
摘要:6月26日至28日,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新議程、新常態、新行動”為主題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在貴陽舉行。來自全球各地官、產、學、媒領域的精英以及民間人士分別參加30余場分論壇和主題活動,共同商討在新常態下的全球生態文明新議程、新行動。
  美麗中國,多彩貴州,爽爽貴陽,又一次在生態文明的聚光燈下,成為世界的焦點。

  6月26日至28日,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新議程、新常態、新行動”為主題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在貴陽舉行。

  宏者大音,微者知著,這是一場共商新議程的盛會。3天里,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名海內外嘉賓,在貴陽握手擁抱交流對話。

  獨行雖快,眾行長遠,這是一場適應新常態的盛會。“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開放式扶貧”,在數十種語言的交織中頻繁出現。

  華章開篇,實干為先,這是一場采取新行動的盛會。從年會分論壇到配套活動,從嘉賓互談合作到接力講述生態文明故事,會里會外,深深打上了行動的烙印。

  這場“思想盛筵”,煥發出智慧與觀點交鋒的魅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的脈絡清晰可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愿景廣為期待。

  共商新議程:

  宏者大音 微者知著

  唯其大,才能彰其宏。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經中央批準,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能有如此規格和規模,與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有直接關系。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時就辦好論壇作出了重要指示,更是為論壇指明了努力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本屆論壇年會的主題“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新議程、新常態、新行動”,點中了當前眾多國家的政商人士的興奮點。

  因為,全球低碳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生態文明與開放式扶貧、國家公園、橫向生態補償等全球性、區域性重點焦點難點問題,已成為眾多國家乃至全世界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因而,在論壇年會上,眾多高層人士、專家學者對這些話題的思考如何,有何破題良策,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名海內外嘉賓,深入開展了前瞻性、趨勢性、務實性探討,年會共舉辦了3個專題高峰會議、32個主題論壇以及民族生態文化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

  跟往年不一樣的是,宏觀層面的改革、發展等話題,只是本屆年會關注的重點之一。微觀層面議題的增加,企業家之間對話的增加,無不在適應各國對論壇的更加切實而具體的希冀和訴求。

  “大數據產業與移動互聯網金融”、“推動竹藤在生態恢復和人道救助中的南南合作”、“生態城市和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頁巖氣與生態環境”、“政府綠色采購”、“走進生態體育”……當我們翻看本次年會的議題設置,正是微觀話題的加入,讓人看到了論壇的一種“實”的導向:黃鐘大呂的宏大之聲固然需要發出,而度人金針的娓娓之音亦應不可或缺。

  如果說,站在宏觀層面的聲音可以讓人振聾發聵、明確方向,那么,在微觀層面解決具體的問題,則可以給社會、發展帶來看得見的進步。

  宏者大音,微者知著。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正是在這大小錯落的美妙聲音中,散發出迷人的光彩和魅力。

  適應新常態:

  獨行雖快 眾行長遠

  生態文明建設不是中國的獨奏,而是全球的合唱。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更要重視抓生態,老友新朋匯聚一堂,各界翹楚都為適應新常態的發展大計而謀。

  向國外取經——

  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表示,瑞士和貴州雙方的高層交流在瑞中兩國之間開啟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中國非常謙虛地表示要學習瑞士的經驗,借此來發展中國的綠色經濟。

  “我們不能僅僅再以GDP增長作為唯一評判標準了,政府應該展現這方面的重要卓識遠見。”瑞士駐華大使館環境、發展和人道主義救援處主任、參贊査斐盛贊中國政府把環保、生態作為考核地方政府和官員的重要指標的做法。

  于法治著手——

  在適應新常態背景下,“綠色化”道路并非平坦,仍面臨許多障礙。大多數嘉賓共同發出心聲,呼吁用綠色法案來為生態文明保駕護航。

  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王鴻舉一語中的:“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并非人人都有相應自覺。必須靠法治!靠法的明確、嚴格的規范!靠法的約束力、強制力!”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秦天寶所見略同,“要真正落實‘綠色化’,就必須加強我國法律保障機制的建設,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向企業問計——

  遠大集團董事長張躍從著眼現在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家都在談未來,談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我覺得目前最大的能源就是節約資源。”

  遠大集團曾做過一項嘗試,先在工廠里把建材預先裝配好,然后再運到工地上如同搭積木一般把建筑組裝起來。張躍說,這樣能節省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數據顯示,按照傳統方式蓋一棟高樓,通常要產生3000噸的建筑廢料,而這種造法只會產生25噸的建筑廢料。

  從文化汲取——

  “工業革命全球化因素下,中西方同樣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生態環境惡化,人居環境破壞嚴重。”中西方文化在生態文明思想上各有優長,又各有局限。

  以“環境保護與中國發展模式:一個西方學者的淺見”為題,法國知名漢學家、復旦大學哲學系外籍教授魏明德指出,中國傳統中有著滋養世界大同、人本同根、天下一家等生態觀的寶貴資產,“今日的問題是如何動用種種資產,使社會在管理人與自然之關系的規章上達到嶄新的共識,面臨的挑戰不是去開創一個新的理論架構,而是評估、詮釋傳統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所幫助。”

  獨行雖快,眾行長遠。綠色化的號角已經吹響,生態文明的大旗已經舉起。

  采取新行動:

  華章開篇 實干為先

  論壇走過了7年的歷程,就像蹣跚學步、小心探索的嬰孩,成長為步伐矯健、充滿自信的青年。

  6月27日,原國務委員戴秉國演講時說,生態文明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中國表達,是落實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也是中國自己開創的、既符合世界潮流又符合本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一理念很值得中國、世界深入探討,同時要求我們不僅要論起來,也要做起來。

  每天推開窗戶,明媚的陽光灑在臉龐上,芳香撲鼻而來,蝴蝶在一望無際、五彩繽紛的花海中徜徉……這般令人向往的畫面,正是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為當地居民建設的“花田酒地”。

  納溪區委副書記、區長徐利在年會上介紹,納溪區以“各美其美”的發展態度,將長江之南、永寧河畔的老工業基地變成風情小鎮。

  這一行動就是鄉村治理中對“美麗”的生動詮釋。

  開門見山、推窗見綠,這是貴州的常見景象。爽爽貴陽,郁郁蔥蔥的林帶環繞四周,深呼吸一口,充滿負離子的清新空氣使人心曠神怡。

  為了打造宜居城市,貴陽摒棄了過去“攤大餅”的作法,以“蒸小籠”方式取而代之。這是城市管理者從困惑到實踐的正確行動。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綠色化”概念,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并列。

  把“綠色化”從過去常規手段的環境治理提升為政治任務,這一變革,讓全國人民在環境保護上吃了“定心丸”,也為建設生態文明指引了新的實踐路徑。

  華章開篇,實干為先。

  在政治家眼里,拒絕污染企業,守住生態底線,就是綠色行動;

  在企業家眼里,企業轉型升級,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圍,就是綠色行動;

  在上班族眼里,綠色行動其實就是隨手關燈、垃圾分類、節約用水、低碳出行……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鄧玲建議,在全社會開展綠色人生發展活動,使綠色價值取向和綠色發展理念根植于民眾日常生活,從而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早在1995年,美國著名生態文明研究專家羅伊·莫里森在《生態民主》一書中最早對“生態文明”進行了清晰定義,20年后的今天,羅伊·莫里森透過視頻告訴全世界:“中國不僅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更在行動上遵循了這些理念。”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