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由南昌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獨家冠名、中國砂石骨料網全案策劃的“骨料·中國——長江流域砂石調研”從湖北出發,來到了位于湖北陽新的媧石集團。
調研團隊與媧石建材人員合影
陽新媧石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德群、集團總裁助理兼黃石建材副總梁于友、經理溫朝輝等人熱情接待了調研人員。雙方就目前媧石集團發展情況、湖北地區砂石市場以及綠色環保等方面交換了意見。
現場交流
媧石集團始建于1970年,前身是湖北省水利廳陽邏水泥廠,2004年改制為民營股份制企業,2014年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武漢陽邏水泥有限公司更名為媧石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并作為母公司而組建媧石水泥集團(簡稱媧石集團),集團屬下子公司12個全資子公司。
施總表示,集團現有兩個生產基地,擁有占地面積900余畝,長江岸線900米和7個深水港碼頭,可開采礦山5400余畝。媧石重視人才培養,目前擁有國內知識產權2項,國家專利3個。公司主導產品水泥、熟料、混凝土、建材骨料、船舶、新材料、智能產品,年水泥生產能力600萬噸,商砼190萬方,建材石1500萬噸,年銷售收入20多億元。產品廣泛適用于大型橋梁、高等級公路、城市高層建筑、水利設施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媧石集團2014年被評為中國建材500強,民營企業100強、武漢市百強企業、武漢市信用企業、湖北省節能環保示范企業。現階段,各級政府加大對環保的監管力度,媧石集團也在努力踐行環保理念。在環保方面做的很好,廠區環境整潔有規模,也得到了黃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據了解,陽新媧石建材有限公司是媧石集團旗下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以建材用石灰石及水泥用石灰石的生產、銷售為主,通過整合收購金峰石材、袁廣建材等周邊砂石企業,公司現有生產能力1000萬噸/年。2014年,公司已投入巨資,新建年產1000萬噸骨料生產線,打造國家綠色礦山示范基地,預計今年九月底十月初將試生產,屆時媧石建材(含合資企業)的骨料生產能力將達到2000萬噸/年。
生產線現場
媧石集團坐落于長江中部,物流運輸相當便利。媧石建材的砂石主要是沿江外運,下游用戶占據70%,沿江向上的用戶占30%。梁總表示,目前建材產品有四種規格:5-9mm、9-16mm、16-25mm以及0-5mm石屑(石粉+機制砂),前三種產品臨岸價為32-33元/噸,石屑除了自用外,通常只收取1-2元的上車費用,免費贈送。因為石屑在加工分離成機制砂和石粉的成本較高,現階段河砂資源供應量較多、價格低。根據礦山資源的母巖成分,挑選優質的母巖用于水泥燒制,一般成色的資源用作砂石骨料,能實現資源充分利用。
梁總指出,隨著政府部門加大整合力度,關閉不合格中小礦山,提高砂石企業規模等措施,陽新縣目前沿江五公里內有35家砂石企業(去年有五十多家),顯而易見,未來這個數量還會繼續減少。在現存的砂石企業中最小的年產量也有200-300萬噸,但是現階段砂石市場需求不足,主管部門嚴格驗收標準,加大車輛整治力度,控制炸藥發放,治理環境污染等,導致很多企業實際年開工時間不足八個月。
李總也將這幾天在長江流域走訪的市場情況進行了簡要概述。李總指出,目前砂石行業開工率不足、價格下降已成為趨勢。像媧石這樣有能力的企業對周邊散亂砂石企業進行資源整合,統一生產,對建設綠色礦山和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水泥企業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資金充足,與砂石產業用戶具有重疊性,且共用礦山資源,在稅收、環保和安全作業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大型水泥企業的進入,利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溫總指出,目前砂石行業市場信息不對稱,陽新媧石建材現階段輻射范圍有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與外界溝通較少,用戶信息渠道相對閉塞。盡管市場目前市場的情況,攪拌站拖欠款嚴重,對于這種墊資的行為不放心,中間商比較多,采用代理的方式,分出一部分利潤,務求安全穩定。希望通過中國砂石骨料網對行業有更多的認識,同時讓更多用戶了解媧石建材。目前公司每天可生產40000噸骨料,需要擴大市場,希望中國砂石骨料網成為陽新媧石建材的良師益友,在幫助媧石打開市場的同時,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媧石集團沿江碼頭
媧石在陽新地區每年納稅近七千萬元,位居全縣第三位,在企業快速穩健發展的同時,媧石也在不斷履行社會責任,如墊資協助居民搬遷,修補破損房屋,建立自來水輸送體系,為周邊居民購買醫療保險,出資建設公路、橋梁等等,與周圍居民保持和諧的關系。
政府管理也存在眾多不穩定因素,現階段砂石行業產能過剩的苗頭已經凸顯,大型砂石骨料項目在踐行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行業洗牌進程已是必然。風雨過后,終有彩虹!相信經歷轉型陣痛的砂石企業必將換新顏!
下一站:華新陽新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