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出臺 所有部門將數據共享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15-08-20
摘要: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展現代流通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旺消費促發展。專家認為,這將利于流通業深化改革,讓流通“大動脈”更加順暢,更好地發揮流通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展現代流通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旺消費促發展;通過《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提升創業創新活力和社會治理水平;決定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涵養就業潛力和經濟發展持久耐力。

  焦點1 現代流通業

  做強現代流通業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會議指出,做強現代流通業這個國民經濟大產業,可以更好對接生產和消費,促進結構優化和發展方式轉變。

  一要堅決清除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種“路障”,禁止濫用行政權力限制或排除公平競爭,禁止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收取不合理費用或強制設置不合理交易條件,降低社會流通總成本。放開商貿物流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吸引跨國公司在華設立采購、營銷等功能性區域中心。

  二要推廣電子商務等新興流通方式,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鼓勵流通企業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與網絡市場融合發展。支持企業建設境外營銷、支付結算和倉儲物流網絡,鼓勵流通企業與制造企業集群式走出去。

  三要創新流通領域市場監管,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以農產品、食品、藥品等對消費者生命健康有較大影響的商品為重點,建立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的全程追溯體系。開展商務綜合執法改革試點,提升監管效能。

  四要完善流通設施建設管理,對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創新投資、運營機制,優先保障農貿市場、社區菜市場、再生資源回收等微利經營設施用地需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投資。用更加順暢的流通“大動脈”帶旺消費、支撐發展。

  解讀

  法治化建設的關鍵是厘清政府和市場關系

  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展現代流通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旺消費促發展。專家認為,這將利于流通業深化改革,讓流通“大動脈”更加順暢,更好地發揮流通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表示,法治化建設的關鍵是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確保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市場“法無禁止皆可為”。要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重點,切實提高政府的行政審批便利化水平,為市場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焦點2 大數據

  整合政府信息平臺 避免數據“打架”

  會議認為,開發應用好大數據這一基礎性戰略資源,有利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

  會議通過《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強調,一要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加快整合各類政府信息平臺,避免重復建設和數據“打架”,增強政府公信力,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先推動交通、醫療、就業、社保等民生領域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在城市建設、社會救助、質量安全、社區服務等方面開展大數據應用示范,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二要順應潮流引導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加大政策支持,著力營造寬松公平環境,建立市場化應用機制,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創新應用,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形成與需求緊密結合的大數據產品體系,使開放的大數據成為促進創業創新的新動力。

  三要強化信息安全保障,完善產業標準體系,依法依規打擊數據濫用、侵犯隱私等行為。讓各類主體公平分享大數據帶來的技術、制度和創新紅利。

  解讀

  大數據頂層設計出臺為經濟發展培育新引擎

  “綱要”通過,意味著我國大數據發展迎來頂層設計,將有助于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分析人士認為,政府應從數據主權、覆蓋全行業的產業鏈等關鍵要素入手,評估大數據對政府、經濟與社會運行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提醒,各地數據中心的建設規模應以產業實際需求為導向,做到精細化設計,促進大數據產業形成良好、可持續的發展生態環境,而不是任其“野蠻生長”。

  焦點3 小微企業

  擴大減半征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范圍

  會議指出,小微企業是就業的主渠道、發展的生力軍。繼續實施定向調控,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扶持,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大發力,可以為創業創新減負,讓今天的“小微企”贏得發展的大未來。

  會議決定,在落實好已出臺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一是從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依法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小微企業范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內(含20萬元)擴大到30萬元以內(含30萬元)。二是將月銷售額2萬元至3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免征增值稅、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由今年底延長至2017年底。

  解讀

  上半年減稅486億扶持小微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的小微企業減稅舉措層層加碼,在去年將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的年應繳納所得額從6萬元提高到10萬元基礎上,今年2月起我國將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的年應繳納所得額上調至20萬元。上半年,全國共有239萬戶納稅人享受了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減稅86.54億元;2700多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享受了暫免征收增值稅、營業稅優惠政策,減稅399.77億元,兩項合計減稅486.31億元,有力扶持了小微企業發展。 綜合新華社

  現場

  李克強:部門數據有時“打架”這怎么建現代政府呢?

  自2014年3月將“大數據”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提及這一“熱詞”。8月19日常務會的議題之一,是討論研究《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他強調,制定大數據行動綱要,要突出圍繞“政府大數據建設”和“創造健康發展的大數據環境”這兩項核心內容展開。總理的講話重點凸現了三個“關鍵詞”。

  關鍵詞1:共享

  “首先要實現所有部門的數據共享”

  “目前,政府各部門已經建成了十幾個數據平臺,但問題是,這些平臺相互不連通,只是一個一個的"信息孤島"。”李克強針對政府大數據現狀說,“本來,信息的連接是最容易的,商業網站之間都是連接的,但我們各部門的數據就不行,我的網就是我的網,別的部門要用,就是進不來!”

  他向有關部門明確要求:政府大數據建設,首先要實現所有部門的數據“共享”。

  推動政府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信息“共享”,是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一直盯著不放的問題。去年7月25日,他在山東浪潮集團考察調研期間,特意把相關部門負責人叫到身邊“現場辦公”,要求他們要以云計算、大數據理念,與信息技術平臺有機對接,建立統一綜合的信用信息平臺,實現“大數據”共享。在今年6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應用大數據時,李克強再次強調,要注重數據、信息之間的關聯,進一步推動政府信息開放共享,消除信息的“盲區”、“孤島”。

  而在8月19日的常務會議討論研究《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時,李克強重點強調:各部門的數據首先要實現“共享”。“什么叫共享?起碼要有個連接,打開你的就能把其他的打開。共享過程中如果出現重疊,那就要進行銜接,實現數據整合。”他說。

  關鍵詞2:開放

  “信息不共享會阻礙社會信用體系建立”

  對于政府大數據建設,李克強談到的第二個關鍵詞是“開放”。他說:“有一些引導社會經濟發展的數據,不涉及國家秘密的,都應該向公眾開放,以方便大家使用。”

  李克強說,特別是一些與信用相關的數據平臺,如果信息不共享、不開放,就會阻礙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從另一方面講,相關數據的開放,也會倒逼政府數據發布的真實性和規范性。

  “現在一些地方、部門發布的數據,有時候會相互"打架",老百姓都搞不清楚究竟哪些數據是真實的。”李克強說,“這怎么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怎么建設現代政府呢?”他要求,政府大數據建設不能僅僅“劃一個概念”:“首先要把政府大數據的建設事情辦好,給社會一個好的示范。”

  關鍵詞3:安全

  “政府既要扶持又要規范,保障信息安全”

  在8月19日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強調的第三個關鍵詞是“安全”。

  他說,互聯網等行業已經在不斷創新、發展大數據產業。“因此,政府既要"扶持",為大數據產業創造一個健康發展的環境,又要"引導"、"規范",保障信息安全。”他說:“大數據產業的潮流不可阻擋,我們要順勢而為。”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