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和生物學的結合正在給建筑材料帶來新突破,這就是能夠使裂縫自愈的混凝土。那么其中的秘密武器是什么?答案是細菌。
容克斯使用了能在強堿性混凝土環境中生存數十年的芽孢桿菌,并利用乳酸鈣作為這些細菌的營養來源。這些細菌和化學物質被封裝在由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膠囊中,并被埋入混凝土。當有水接觸這一膠囊時,膠囊將會融化,細菌將開始生長,并以乳酸鈣作為營養來源生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石灰石。隨后,裂縫將會“愈合”。
生物混凝土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目前,混凝土是全球最常用的建筑材料,而通過采用具有自愈能力的混凝土,鋼筋用量可以減少,從而降低建筑成本。此外,在建造危險物質容器時,這也是一種更理想的材料。因為當容器需要維修時,此類材料可以避免工人暴露在危險環境中。不過容克斯也承認,在短期內,以傳統方式修復混凝土裂縫更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