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公告,批準《高性能混凝土評價標準》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T385-2015;批準《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為建筑工業行業產品標準,編號為JG/T486-2015。兩部標準自2016年4月1日起實施。
《高性能混凝土評價標準》是建工行業第一部關于高性能混凝土評價的標準,是為規范高性能混凝土的評價,達到推廣高性能混凝土及保證工程質量的目的,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相關單位依據我國實際工程情況及大量實踐經驗制訂的。該標準明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義,并將高性能混凝土的評價類別分為設計評價、生產評價、工程評價,采用控制項與評分項結合的“雙控”評價模式,提出了具體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評價體系涵蓋了混凝土生產及應用全過程中原材料、配合比、制備、施工、混凝土性能5大關鍵因素,保障評價結果客觀全面。
礦物摻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組分之一。復合化是礦物摻合料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解決目前局部地區資源供給困難,同時提升礦物摻合料利用水平的有效措施。為規范復合礦物摻合料的生產與檢驗,保證混凝土質量,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相關單位制訂了《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該標準規定了混凝土用復合礦物摻合料的術語和定義、組分與材料、分類與標記、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并將復合礦物摻合料劃分為普通型、早強型及易流型,首次提出膠砂抗壓強度增長比這一技術指標及對應的測定方法,將摻合料的性能指標試驗齡期推延到90天。
《高性能混凝土評價標準》可以填補我國評價和界定高性能混凝土在操作性標準方面的空白,《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可以為礦物摻合料的復合化以及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提供技術依據。兩部標準的發布將為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標志著我國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廣應用進入實質操作階段。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