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6省區市在唐山啟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將重點協同開發尾礦、鋼渣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和廢塑料、廢鋼鐵、廢紙等再生資源。
根據行動計劃,6省區市將力爭到2017年實現以下目標:年消納工業固體廢物4億噸,加工利用再生資源2000萬噸,總產值達到2200億元,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0萬噸,減少細顆粒物排放2000噸,減少化學需氧量7000噸,節水7000萬立方米,減排氨氮及其他水體污染物3000噸,減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植被破壞和土地占用5萬畝。
對此,工信部節能司綜合利用處艾崇在8月份曾指出,推進尾礦、冶金渣等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一直是工信部重點工作之一,多年來在相關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工作。7月工信部印發并組織啟動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以大宗工業廢棄物和再生資源利用為重點,提升周邊工業綠色發展水平,包括對尾礦、廢石、鋼渣、廢渣的利用。下一步,工信部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把工業資源綜合利用作為十三五工業綠色發展重點工作加以推進,努力推動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提高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近日,工信部辦公廳和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廳又聯合發布通知,啟動2015—2016年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重點項目推薦工作,重點支持包括工業節能節水技術改造、數字能效提升、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改造、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產業在內的5大領域10個方向的項目。
此次發布的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重點項目推薦通知指出,推薦工作旨在重點支持企業應用能效信貸等投融資機制,開展節能節水改造,加強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開展清潔生產、生態設計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
通知提出,優先鼓勵采用PPP或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模式,建立市場化投融資主體的項目。國家開發銀行根據《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重點項目推薦目錄》,獨立審貸,并視項目具體情況提供差別化融資支持;貸款期限一般可達5—10年。
可以看到,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是解決資源環境瓶頸制約、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實現工業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生態文明最佳實踐。相信在國家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同時充分協調創新、務實、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定會使尾礦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發揮更大作用,產生更好的效益。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