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中村拆遷,建筑垃圾處置是個大難題,但位于鄭州市高新區百爐屯拆遷現場的建筑垃圾消納場卻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景象——現場運作的3臺無揚塵移動破碎站在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日均消納建筑垃圾4000立方,成品主要用于生產環保磚和道路水穩層、墊層骨料。
城中村拆遷,建筑垃圾處置是個大難題,但位于鄭州市高新區百爐屯拆遷現場的建筑垃圾消納場卻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景象——現場運作的3臺無揚塵移動破碎站在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日均消納建筑垃圾4000立方,成品主要用于生產環保磚和道路水穩層、墊層骨料。
該項目采用建筑垃圾就地消化、就地轉化為生態建材的模式,避免了建筑垃圾運輸及再利用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揚塵污染,為我國各省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提供了范本。
為實現高新區建筑垃圾的就地資源化利用,在鄭州市高新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由鄭州市當地有資質的建筑垃圾處理企業承建了高新區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
在規定處置期內,鄭州市高新區范圍內建設項目產生的建筑垃圾,將由該公司采用現場資源化處置、就地利用,從而實現“零排放”;對于不具備現場處置條件的,需依法運往符合規定的建筑垃圾消納場所或者設置的資源化臨時處置點,集中處置、循環利用。
目前正在運行的百爐屯建筑垃圾消納場項目占地200畝,總投資5000萬元,項目引進了奧地利履帶式移動破碎篩分機、芬蘭BME建筑垃圾綜合除塵技術、德國策尼特移動磚機、美國易孚森土體固化技術等國際先進的設備工藝和技術,規劃設計建筑垃圾破碎生產線6條,再生混凝土砌塊生產線3條,污泥與棄土系統制備免燒磚生產線1條,綜合利用拆遷產生的建筑垃圾、棄土、污泥等城市固體廢棄物,年可處理建筑垃圾150萬立方,其中120萬立方用于道路墊層,30萬立方用于制磚。
編后語:這種政企合作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模式,不僅鄭州使高新區范圍內的建筑垃圾都能夠就地資源化利用,避免了私拉亂倒所帶來的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為該高新區節省了大筆因建筑垃圾運輸和填埋產生的費用支出,還從根本上保證了處置建筑垃圾原料的充足來源,避免了由于建筑垃圾原料缺乏,建筑垃圾處置企業 “等米下鍋”的窘況,為我國各省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提供了范本。我們也希望各地政府出臺有益的相關政策,積極扶持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