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生態文明統領礦政管理工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快實施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堅決糾正私采濫挖、破壞地質生態環境行為。集中開展露天采石礦山復綠整治專項行動,利用三年時間,完成230家露天采石場整治、30處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促進礦業開發與環境保護和諧共進。市轄五區、全市“三區一線”范圍內,今后不再新設建筑石料采礦權。
二是以礦山整合推動礦業結構調整。當前礦產品價格持續下行的形勢,為礦山整合提供了難得機遇。要鼓勵采取“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模式,關小保大、兼并重組,年底礦山數量壓減到354個,大中型比例提高到50%以上。加大礦產品開發利用科研投入,積極引進高層次研發人員,突破技術瓶頸,拉長產業鏈條,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附加值。
三是以找礦突破保障礦業經濟發展。深入研究新常態下勘查投資下滑的應對措施,嚴格落實礦產資源儲備制度。扎實開展第三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突出金剛石、鐵、地熱等優勢礦種,調整完善工作部署,增強找礦針對性和實效性,新增一批資源儲量,形成一批資源后備基地。加快推進蘭陵鐵礦探礦權轉讓,盡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四是以專項審計促進管理水平提升。認真配合做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及礦產資源相關資金征管情況審計工作,多向溝通協調,針對發現問題積極整改,分類處理,構建礦政管理長效機制。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