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在福建省砂石協會成立十周年座談會上,就新常態下機制砂石產業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宋教授認為機制砂已經成為砂石行業的主力砂源,應滿足混凝土、砂漿產業的多樣化要求,滿足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要求,更要履行企業和產業的社會責任,具體內容如下。
我國經濟經歷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但由于發展方式的粗放和不可持續,也產生了制約進一步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快速擴張,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和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歷史階段。
所謂“新常態”就是中國經濟將在一個較長歷史階段進入明顯與過去不同特點的歷史發展新階段。新常態是指穩步可持續的發展正常狀態,行業發展也已經從靠投資和勞力的粗放型轉為靠科技的集約型的可持續發展狀態。只有清楚地認識新常態以及新常態下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的變化,廣大砂石骨料企業才能抓住市場需求、尋求新的轉變。
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
近日,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在福建省砂石協會成立十周年座談會上,就新常態下機制砂石產業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宋教授認為機制砂已經成為砂石行業的主力砂源,應滿足混凝土、砂漿產業的多樣化要求,滿足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要求,更要履行企業和產業的社會責任。具體內容如下:
一、深刻了解現代混凝土的現狀與要求
混凝土已經發展至今已經變化很多,現代混凝土工程師們使盡渾身解數做出優質工程,但是砂石與混凝土之間存在著尷尬局面:一方面混凝土的結構與施工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建筑材料品質卻在下降,似乎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水泥、骨料、混凝土是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不論是從事水泥還是砂石行業,必須及時了解掌握混凝土發展現狀以及其對材料品質、性能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水泥的強度等級,或者忽略機制砂石的級配與粒型。
二、建立高品質骨料的技術要求與指標體系
骨料則在混凝土中占據了70%-80%的比例,骨料的品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混凝土的品質,決定著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路線,決定整個工程質量的好壞。高品質砂石骨料對于混凝土、特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生產和應用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為適應現代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發展要求,應該建立高品質骨料的技術要求與指標體系以及相應的檢測方法。現在混凝土對砂石骨料體技術體系的要求需重新反思,要提出高品質骨料的定義,并編寫行業標準,加強行業創新意識。
三、加強骨料加工設備、工藝及其與巖石匹配性的研究、開發
由于機制砂石可開采的礦類眾多,而巖性又各不相同,不同的巖性需要不同的設備。由于機制砂為機械破碎而成,不同的巖性決定了其在相同破碎條件下產生顆粒群分布的差異,其對混凝土品質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而國內學者在機制砂巖性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方面研究相對較少。
現代化的砂石加工已經不同于以往的粗獷生產,而是要考慮許多方面的技術指標,砂石生產線并沒有“標配裝備”,應該根據不同的巖性匹配不同的工藝與設備。砂石裝備企業應該加強骨料加工設備、工藝及其與巖石匹配性的研究、開發,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企業綠色生產,承擔社會責任
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方式的粗獷也促成了行業長期的落后發展,而在當今新常態的環境下,傳統低質低價、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落后方式必須被淘汰,否則長遠來看,不僅企業,乃至整個人類都將付出代價。
企業社會責任是新常態的一個重要特征,而行業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家的重要人生價值和評價目標。倘若不能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就不能完成新常態下行業、企業的轉型升級。
五、發現人才、培訓人才、重用人才
人才聚,事業盛。世界發展是人民群眾推動的,也是英雄和精英推動的,關鍵時期不可小覷精英的作用。一個行業的發展與興盛從來離不開領軍人物,特別是在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
發現人才、培訓人才、重用人才是大事,應建立行業內的“黃埔軍校”,通過組織高端人才培訓,發現、激勵一大批了解行業、有思路和技術理念的現代砂石骨料行業人才并重用。
六、領袖型砂石企業進入混凝土和砂漿,形成泛混凝土產業鏈
行業發展至今,已經涌現出了一批規模可觀的大型領軍砂石企業,不僅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標桿,也引領了行業發展的方向。應鼓勵領袖型砂石企業進入混凝土和砂漿產業,延伸產業下游,形成泛混凝土產業鏈,依此再形成一批示范企業,提高競爭力。而做好混凝土,也會對砂石產業技術發展提供方向和動力。
七、行業發展要有雄心和大格局
砂石骨料的發展長期以來并不受重視,認可度較低,但是作為行業本身的從業人員切勿妄自菲薄,要有理想和志氣,還要有智慧和大視野(big sight),樹立行業發展的雄心,規劃行業大格局、大航母艦隊型企業集團。
特別是在新常態的經濟下,一定要合理地開發、整合資源,保護河道、礦山生態、維護環境,為可持續發展、為美麗中國貢獻行業發展的力量。
八、利用固體廢棄物開發砂石骨料,走出一片新天地
以固廢中的建筑垃圾為例,據估計,未來10年,我國平均每年將產生20億噸以上的建筑垃圾,是建筑垃圾大量產生的時期。如此龐大的基數倘若都能被資源化利用,無疑將為砂石骨料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工信部日前發布政策重點支持包括尾礦和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在內的項目。作為城鎮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固廢處理關乎投融資環境,而提高固廢處理利用率已成為了國家重點推行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標準之一。
以尾礦和建筑垃圾為代表的固廢綜合利用已成為行業發展熱門方向。但是開發固廢骨料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性能,需要注意兩個方面內容:一是要將固廢骨料用到合適的地方;二是要合理地利用固廢骨料。
在利用固體廢棄物開發砂石骨料中牽扯到兩個關鍵因素:誰為固廢買單?誰為固廢應用開路?就前者來講,應借鑒日本固廢處理“誰產出誰負責處理”的理念,而后者則需政府與行業主管部門來主導,完善相關政策,加強扶植力度,不能單純地依靠市場和企業。
編后語:砂石行業發展承受了太多的關注,從建筑質量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乃至可持續發展,砂石骨料甚至關系到億萬年資源的利用,影響子孫基業。砂石行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行業共識,但是如何認真踐行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更需要每一位從業者的努力。我們期望相關部門能重視砂石骨料,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適應的政策環境。也希望從業者能從自身做起,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