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機制砂石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來源:
時間:2015-10-06
摘要: 砂石是我國基礎建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隨著國內天然砂、河砂等資源的枯竭和政府對開采管控力度加大,機制砂替代天然砂已成為行業發展必然趨勢。目前,加快發展機制砂石產業已成為行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主要發展方向,砂石行業正是在圍繞著機制砂石的研發、生產與應用進行著產業結構調整、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節能減排等主題運行和發展。

中國砂石骨料網行業分析師于博文


  關鍵詞:機制砂;轉型發展;礦山;行業形勢


  一、機制砂石的發展歷史及地位變化

  1、我國機制砂的發展歷史

  機制砂,是指經除土處理,由機械破碎、篩分制成的粒徑小于4.75mm的巖石顆粒。目前包括福建在內的全國許多地區都在生產和使用機制砂,有些地區還將工業廢渣、建筑垃圾和廢石進行加工,制成再生骨料進行再利用。近年來,這一行業已經成為一個即傳統而又嶄新的創業領域。

  機制砂石作為一種地方性材料,受資源和運輸等因素的制約較大。從20世紀60年代起,水電系統的土木建設工程就開始就地取材,進行機制砂石生產和應用的研究,并開始在工程上使用,著名的水電工程如三峽、小浪底等都是使用人工砂石來建設的,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

  我國砂石骨料發展歷經了三個階段:1949年——1977年的起步階段時砂石骨料需求量少、供應充足、自然儲量充足、發展緩慢、自然砂石為主;1978年——2010年的發展階段需求量大、供應充足、自然儲量不足、發展快速、自然砂石為主、機制砂和副產品骨料出現;2011年至今則進入轉型階段,表現出了需求量大、供應吃緊、自然儲量殆盡、持續增長、機制砂石為主等特征。我國砂石用量從1981年的不足5億噸發展到2013年的120多億噸,年產銷量增長了20多倍,近年來由于中國經濟放緩,對砂石需求增長有所放緩,但是砂石的結構在逐漸由“以河砂為主,機制砂為輔”向相反的方向轉變。

圖1 2001—2013年砂石增長圖

(數據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www.xwj68.com數據中心整理)

  2、砂石在建設工程中的作用

  砂石是混凝土組成材料中重要和用量最多的原材料,是開采和消耗自然資源最大的產品,全世界每年耗用數百億立方米,產、銷量居世界第一,其剛性的需求至今沒有其他產品替代。

  在工程建設中,混凝土是使用量最大,使用范圍最為廣范的材料。相對于其他用于建設的建筑材料而言,混凝土的能耗是最低的,普通混凝土的能耗僅為鋼的1/40,而砂和石又是制備混凝土時用量最多的原材料,占比達到80%左右??梢哉f,哪里有建設,哪里就有砂石,砂石行業為我國的基礎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3、河砂資源瀕臨枯竭,機制砂接棒河砂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發展和對環境保護力度的逐步加強,在我國一半以上的地區已出現天然砂資源逐步減少、甚至無資源的狀況,特別是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砂石供需矛盾尤其突出。

  隨著河砂資源的減少,為了補充砂石市場的剛性需求,機制砂石逐漸成了建設用砂的首選。機制砂石不僅填補了天然砂石缺乏帶來的砂石短缺問題,而且還為高質量建設工程提供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發展機制砂是符合建設市場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當前機制砂石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1、機制砂石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推出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后,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速度加快,在此帶動下,砂石行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特別是機制砂石,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機制砂原料充足,只要有石頭的地方就可以生產機制砂,城市建筑廢料和礦山尾礦也可開發成機制砂原料,相對于河砂,使用高品質的機制砂能更好地控制建筑質量。穩定而低廉的價格是機制砂最大的優勢,機制砂在各地的價格不盡相同,但都比河砂便宜很多,與河砂相比,機制砂每噸便宜20元左右。此外,機制砂的利潤也頗為可觀,以2000噸/天的規模并按照現在市價來計算,每月預計毛利潤100萬元以上。

  機制砂石不僅利潤可觀,市場上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以年砂石消耗量100億噸,每噸價格按照30元來估計,砂石產業在2011年產值就已經超過3000億元,帶動的運輸業產值2000多億元,是僅次于水泥的全國第二大建材行業。而在這100億的消耗量中機制砂石占5成以上,即54億噸,并且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認為,未來機制砂市場占有率有可能超過70%,甚至達到80%。

圖2 機制砂和天然砂使用情況變化

(數據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www.xwj68.com數據中心整理)

  2、當前機制砂石生產企業特點

  在砂石骨料開采的早期,開采企業以個體戶及中小企業為主,野蠻開采、非法開采、無序開采等現象非常嚴重。近年來砂石骨料行業的參與主體逐漸開始發生變化,以國企、央企為代表的一批建材企業特別是水泥企業開始紛紛涉足砂石骨料生產領域。

  筆者認為,水泥企業跨界生產砂石骨料有以下兩個原因:

  1)近年來,水泥價格持續走低,產能過?,F象日益嚴重,水泥生產企業面臨多重困境,若不停窯繼續生產,已經出現生產成本與銷售價格倒掛的現象;如果直接停窯,則會面臨機器閑置,工人停工,維持人力的成本較高。生產虧損,不生產同樣虧損,生產越多,虧損越多。這種情況可以從各水泥上市公司的中報中反映出來。以水泥行業中的龍頭海螺水泥為例,2015年上半年,海螺水泥實現凈利潤(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05億元,同比下降19.17%,在已出年中報告的水泥上市公司中屬于凈利潤下降幅度最小的。而水泥行業全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1.45%。

  2)水泥市場當前市場環境極差,但骨料方面卻仍較為樂觀,因為許多砂石骨料企業的生產銷售信息資料從未進行公開,我們還以上文提到到海螺水泥為例,今年上半年,海螺水泥骨料產能新增550萬噸,截止到報告期末公司骨料總產能達到1990萬噸。上半年骨料銷量411.98萬噸,同比增長近3倍;銷售收入占公司整體銷售收入0.42%,較去年同期提高0.32個百分點。去年上半年,骨料板塊實現高達50%的毛利率水平,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雖有下降,但仍可以達到47.23%。而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的毛利率已由去年同期的36.76%下降到28.59%。由此可見,以國企、央企為代表的一批大型水泥企業涉足砂石骨料領域,是企業在當前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持續走低的背景下,通過延伸產業鏈減少虧損,尋求新增長點的有效嘗試。

  水泥企業延伸產業鏈到砂石骨料生產有其天然優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點:

  1)水泥企業早起買入礦山成本較低。水泥企業一般都已經有較長時間的開采歷史,早期的拿礦成本相對當前才進入砂石骨料生產的企業來說價格優勢非常明顯。

  2)水泥企業在建廠初期新上生產線時,一般都會配套傳輸帶及碼頭等,如果新上骨料線可以直接使用原水泥生產線配套的傳輸帶及碼頭,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新建生產線的成本,還可以提高原水泥生產線上設備的使用效率。

  3)砂石骨料生產與水泥生產有高度的互補性,礦山中不宜生產水泥的部分石材可以將其加工成砂石骨料,而砂石骨料生產剩余的石粉同樣可以為水泥生產所用,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4)水泥企業的客戶以商混站為主,近年來,隨著水泥生產的持續過剩,水泥企業在銷售過程中的地位持續下降。而同時,作為制備混凝土中所必需的砂石,其供應卻一直較為緊張,如果水泥企業延伸生產線開始生產銷售砂石骨料,將其水泥與骨料捆綁銷售,不僅可以改變其水泥銷售的弱勢地位,還可以為商混站持續提供優質的原材料,可謂雙贏。

  水泥企業涉足砂石骨料生產還有許多優勢,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不在贅述。筆者預計,未來砂石骨料生產將形成以大型水泥企業為主,以地方中小砂石企業為輔的格局。

  3、當前機制砂石發展存在的問題

  由于機制砂石開采利潤豐厚,進入門檻也較低,近年來各地的小礦山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而小礦山對環境的破壞也不容小覷。對于礦山的開采,如果不進行從嚴控制,會比河砂開采的危害更大,到處的亂挖亂采,會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據統計,全國有10.7萬個礦山,其中砂石土礦山近5.7萬個,達到大型規模的只有2704個,僅占總數的5%;中型規模6250個,占比為11%;小型規模的礦山共47925個,占砂礦總數84%的份額。2013年,國土資源部要求對小、亂、差等不達標的礦山,實施限產、關閉、兼并重組等整頓措施。

圖3 我國砂石土礦山構成結構

(數據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www.xwj68.com數據中心整理)

  同時,全國尚無統一管理砂石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既沒有將砂石作為工業產品納入統計范圍,也沒有全國統一的生產與應用標準。如砂石應用方面,工業和民用建筑由城鄉建設部門管理,水利工程則屬水利部門的范圍,公路又歸交通部門負責。

  目前,全國既沒有專門的砂石骨料研發和設計機構,大專院校也未開設相關專業,甚至連一家專門的砂石骨料檢測機構都沒有,95%以上的生產廠沒有試驗室,國家標準中規定的出廠檢驗和提供合格證基本沒有落實。質量得不到保障,一些根本不適合做骨料的“砂石”用到工程上,給工程埋下隱患。

  三、機制砂石的發展潛力及對其發展方向的思考

  經過多年開采,河砂資源在迅速減少,有的地區河砂資源已近枯竭。為了保護河堤江壩、保護生態平衡,各地政府都規定有些河流嚴禁和限量開采。而隨著基礎設施施工技術的要求和高科技的發展,市場對砂石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積極推廣使用機制砂,可以緩解這一突出矛盾。機制砂石已是砂石行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主要發展方向和產業主體。

  1、河砂枯竭,機制砂成本較低

  隨著基本建設的日益發展,尤其是近十年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我國許多地區有限的,經過幾十萬年形成的天然砂資源幾乎用盡。

圖4 全國天然砂石資源現狀概況

(數據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www.xwj68.com數據中心整理)

  從上圖中不難看出,我國天然砂石資源已經接近枯竭,僅有中西部幾個省份還尚有少量砂石可供開采,而與之相比,我國可供開采供機制砂生產的礦山資源卻非常豐富,并且現在的工藝水平已經可以將建筑垃圾及廢料重新加工成機制砂石供循環使用。同時,由于機制砂石可以規?;a,生產成本會隨著生產量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其價格優勢顯著。因此,無論是從產品替代還是環境保護以及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考慮,機制砂石都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并且已經逐漸開始顯現。

  2、市場和政府的雙重需求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由于天然砂石資源越來越少,尋求替代資源非常迫切,而對于市場上的許多建材生產企業特別是水泥生產企業來說,砂石骨料的利潤率非常高,若及早介入,有利于企業在該行業內占據有利的地位,所以在市場調控這只無形的手的作用下,機制砂石快速發展的趨勢已經毋庸置疑。

  同時,隨著混凝土技術的迅速發展,高性能混凝土和結構性高強度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綜合性能對砂石骨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要求骨料具有穩定的質量,良好的級配和粒型,但能滿足這些要求的天然砂數量卻越來越少,嚴重制約了我國高性能混凝土的發展。在此情形下,發展機制砂石就顯得尤為急迫,利用機制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不僅是節約建筑成本的需要,更是節約自然資源、提升建筑強度、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對機制砂生產企業相對河道采砂來說較容易進行管制,同時各地基礎建設特別是房地產與道路建設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作為基礎材料,而在河砂開采對環境危害較大,所以政府對規范的機制砂開采企業或者是水泥企業新建骨料生產線一般都會給予支持。

  3、對機制砂石發展的若干思考

  由于中國現在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近期經濟發展有放緩的趨勢,同時前些年投資增速較快的房地產行業也有所回落,所以今年以來市場對砂石的需求量與往年相比增速放緩。

  近年以來特別是2013年以來,許多投資者看到機制砂石行業的利潤豐厚,按照當時的價格成本計算,機制砂石生產毛利潤將近100%,在當時實體經濟不太景氣的情況下,這樣的利潤率是極其誘人的,以至于有許多企業集中投資了很多的砂石骨料生產線,產能從2014年末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開始得到了大量的釋放。在需求放緩而供給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砂石骨料市場在較短時間由藍海變成了紅海。各企業為了收回成本,對所生產的砂石骨料采取低價競爭的方式,進一步的影響到砂石骨料市場的健康發展。

  就機制砂石的當前狀況,筆者認為,由于企業的逐利性以及決策的滯后性,往往在市場已經到了供給遠遠大于需求的時候才能做出對產量進行調控的決策,這樣完全由企業或市場調控的方式有其固有的缺陷性,因此迫切需求政府及協會對企業的生產行為進行引導和干預。協會可以利用信息上的優勢將當前市場上的真實情況及時與機制砂生產企業進行溝通,這樣有利于企業對產量進行調控,避免各企業為生存出現惡意殺價,惡性競爭的現象。

  參考文獻

  [1]韓繼先。 砂石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N]. 中國砂石協會, 2013(7)。

  [2] 肖旭雨。 大型水泥企業轉戰“砂場”,海螺攜億噸骨料即將上演?[N]. 中國砂石骨料網, 2014(4)。

  [3]賀烽。 長江流域——機制砂石骨料發展的趨勢和優勢[N]. 中國砂石協會, 2015(4)。

  [4] 曹昌。 河砂成軟黃金遭瘋狂非法開采:資源已近枯竭[N]. 中國經濟周刊, 2014(5)。

 ?。?span style="font-size:18px;font-family:KaiTi_GB2312;">作者:于博文,中國砂石骨料網行業分析師,經濟學碩士)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