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建材工業發展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建材行業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可以用12個字簡單概括:對外要“綠色、低碳、循環”,對內要“質量、品種、效益”,在這12字上取得成效,創造性地滿足市場預期。“創造性”就是要求不能被動的滿足市場需求,而是主動創新產品去創造并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當前建材工業發展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建材行業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可以用12個字簡單概括:對外要“綠色、低碳、循環”,對內要“質量、品種、效益”,在這12字上取得成效,創造性地滿足市場預期。“創造性”就是要求不能被動的滿足市場需求,而是主動創新產品去創造并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建材工業到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
建材等原材料工業是傳統的資源高消耗和污染高排放的“兩高”工業,經過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發展,不論是建材工業還是整個原材料工業的發展都進入了“新常態”。而這個新常態是什么?就是傳統產品產能嚴重過剩,轉型升級的壓力極高。因而化解過剩產能和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很大。
傳統產業,如:鋼鐵行業,今年首次出現了鋼、鐵、鋼材產量均下滑的現象;建材行業,水泥、平板玻璃產量也有下滑趨勢。不僅產量下行,價格也在不斷降低,主營收入利潤也大幅下降。相信與會的企業家都倍感壓力。
任何事情都應分成兩方面來看。從好的一面講,首先,今年1—8月建材工業和原材料工業發展的速度并不低。原材料工業轉型發展、化解過剩產能的壓力不小,但在這樣的條件下,今年1—8月原材料工業仍有7.2%的增長速度,在6.2%的全部工業增長速度情況下,原材料工業7.2%的增長速度并不算低。在嚴峻形勢下,能實現這樣的發展,與大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第二,產能、產量,尤其是產量下降速度較快的產業符合預期。像鋼鐵、水泥、平板玻璃,有色金屬中的鉛,產量都是大幅度下降。更重要的是這些“下降”依靠的并不是行政命令,而是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這說明宏觀調控的效果顯現。1—8月產量上升的行業也有許多,例如電解鋁行業,1—8月增長12.2%,電解鋁的產能利用率達到87%,所以對于電解鋁行業來說,現在不能說它產能嚴重過剩,也就是說,化解過剩產能取得了成效。此外,像綠色建材這種需要發展的行業,今年的發展勢頭也十分良好。
第三、第四季度建材工業和原材料工業是否還會進一步大幅下降?第四季度,行業會平穩發展。8月比7月速度增長0.02個百分點,9月、10月是建材行業的旺季,因此,9月的數據應當不會出現大幅下降,應當能夠實現平穩發展。這是我們在化解過剩產能、轉型升級發展的壓力下實現的生產經營效果。對這一點大家要始終充滿信心,我們既要充分估量面臨的困難,也要看到下一步發展的光明前景。這是原材料工業和建材工業的總體情況。
從宏觀來看,建材行業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首先,水泥、平板玻璃面臨的產能過剩程度比預期要嚴重。以水泥為例,世界上另一個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10億多人口,水泥產量不到1億噸。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水泥產能也不到1億噸。而我國現在的水泥產能卻達到35億噸,產量也近25億噸,這很難持續,每年水泥工業有關資源量更超過100億噸。我想產能過剩并不像想象中那樣,只下降百分之幾就可以。最終穩定的產量在多少億噸比較合適?我個人認為水泥、平板玻璃在“十三五”期間可能下降的幅度比預期要大,如此便更加劇了發展的壓力。因此,要加快化解傳統行業過剩產能。
水泥、平板玻璃都是“兩高”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下,脫硫、脫硝、除塵的標準會越來越高。水泥工業是碳排放大戶。現在這方面還未發力,一旦碳交易市場建立起來,碳排放開始算賬的時候,發展形勢會更加嚴峻。
我們既要估計到未來發展的嚴峻形勢,也要相信發展的光明前景。建材行業到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大家咬緊牙關,加倍努力,找到新的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盡快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
當前建材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建材工業發展到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
建材工業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基于此,建材行業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可以用12個字簡單概括:對外要“綠色、低碳、循環”,對內要“質量、品種、效益”。通過在這12字上取得成效來創造性地滿足市場需求。“創造性”就要求不能被動的滿足市場需求,而是主動創新產品去創造并滿足新的市場需求。蘋果、三星手機即是如此,正是因為它們不斷創新功能,才引得人們去追求、消費。我想建材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就是這12個字。
下一步的工作重點,首先就是化解產能過剩,促進水泥等傳統產業的平穩轉型。主要措施包括:到2017年底,嚴格執行等量或減量置換,堅決遏制水泥、平板玻璃新增產能,對頂風違紀堅決查處,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淘汰落后工作,用質量、環保、能耗等強制性標準倒逼落后產能退出;在產能過剩情況下,引導采取行業自律的措施,提高效益,比如水泥錯峰生產,在許多地方得到試行,也受到了企業的歡迎。
第二,加快發展綠色建材等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的利潤增長點。鼓勵建材企業把握產業轉型升級、制造業由大變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機遇,積極創業創新,推進兩化融合,激發綠色消費,促進綠色建材的發展;引導研發推廣先進適用的技術,要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加速發展玻纖及先進的復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非金屬礦物加工材料,增強市場短缺的新產品的供給能力。
第三,推進兼并重組,提高利潤集中度和生產集中度。過去只講生產的集中度,未來更要關注利潤集中度的情況,并且認真抓好落實國家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
第四,拓展產業功能,進而拓展發展空間。在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和建材工業的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工業強基和發展結構功能一體化新材料的同時,逐步將建材企業打造為服務于建筑業的建材生產供應商、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服務商、產業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資源化利用的承包商、特色資源地區域經濟的發展商。充分發揮建材行業特點,為建設“兩型社會”,參與生活垃圾、污泥等城市和產業廢物的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加快拓展產業的功能,挖掘發展空間,盡快扭轉行業利潤下降的勢頭。
第五,發展生產型服務業,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第六,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發展綠色建材要抓的幾項重點工作
近日,工信部和住建部聯合發布了《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這是建材工業穩增長的措施之一。行動方案的出臺并不意味著穩增長措施的就已落地,所以更要在抓好落實方面下工夫。企業更重要的是能仔細閱讀行動方案,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發展的重點、方向,共同推進行動方案的落實。
第一,要抓好《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的落實。國家已經推動設立許多專項行動,推進《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的落實,這與許多企業息息相關。現在,國家各部委都對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新材料生產、協同處置、循環利用、綜合利用等符合新發展方向、重點的項目推動設立專項,在工信部網站上都可查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動這些專項的盡快落地,實現行動方案設計的目標。
第二,推動建材生產的綠色化。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推行節能降耗的技術。建材企業有其特殊之處:不僅是建材的生產商,更是建筑等的供應商,在自身做到綠色、低碳、循環的前提下,還為全社會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提供產品,這是綠色建材發展要承擔的重要任務之一。比如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就是幫助全社會實現循環發展。再比如建筑垃圾的處理和綜合利用就是建材實現全生命周期的循環發展,是建材行業自己的事情。又如陶瓷行業新型煤氣化技術,能將能源利用成本減少70%,要通過專項措施等政策,使得這一新技術在全行業推廣。城市垃圾的綜合利用、協同處置,在京津冀地區將率先推進,其他地區也將逐步推進,這將是我國水泥工業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如果水泥不是用石灰石制造的,而是用副產石膏、工業廢渣、城市污泥、堿渣等生產的“生態水泥”,無論水泥產能是否過剩都會得到支持。未來,將逐步減少使用石灰石生產水泥,也將成為水泥工業今后的發展方向。
第三,開展綠色建材的評價標識工作,加速綠色建材用于建筑工程,絕不允許魚目混珠。為此,要在管理上做工作,更重要的是企業不能以次充好,毀壞行業信譽。
第四,強化組織管理,切實開展一些專項行動,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注:本文系周長益在第三屆中國綠色建材產業合作論壇上的講話 )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