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創新驅動將轉型升級推向轉折

——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在首屆建材業年度經濟論壇的講話
來源:建材聯合會秘書處
時間:2015-11-06
摘要:喬龍德表示,要把轉型升級賦予新的內涵,既要與中央“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的總基調一致,又要有行業特征的切入點和突破點,既要有長遠的治本目標,又要有近期緩和產能過剩矛盾,牽動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各位來賓、同志們:

  首屆建材行業經濟論壇暨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論壇會是由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建材集團、中國中材集團、北京金隅集團、天津建材集團、上海建材集團共同聯辦的論壇。這次論壇是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結束的時期召開的,這次會議對于我們認真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正確分析“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把握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機遇期,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堅持創新發展,把創新驅動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等一系列發展的新理論、新理念、新方針與新政策,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這次論壇會的舉行對于新形勢下建材行業破解發展瓶頸,提升新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我國建材工業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既有共同的時代特征,又有自身的行業特征,就行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來說,都已十分清楚。從滿足和保證了我國三十多年來的經濟快速增長的需求,以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纖維等為代表的一批主要產業的部分技術裝備的生產線都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水泥工程建設在國際市場占有40%以上的市場份額。一般國家需用上百年才能實現的目標,在我國僅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已經實現。


  但是就整體來說問題和矛盾也十分突出,由于較長時間內發展支撐在以速度和規模為主導的速度型軌道上,造成絕大多數的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多數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開發不足,多數產業都在中低端發展,一些產能已經過剩的產業還在新增產能,遏制新增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與力度不足執行不嚴,導致在市場競爭環境不規范的狀態下,全行業不僅經濟運行出現下壓,而且經濟效益嚴重下滑的程度遠遠超出經濟運行下壓的程度,對行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沖擊,不少企業仍在困惑中徘徊或者無所適從,盲目等待依靠外部拉動來改變狀態。這種狀況已經存在多年了,但今年形勢顯得格外嚴峻。


  在這樣的形勢面前,急需轉變發展方式,急需創新發展模式,急需加快新興產業和新產品的開發,急需轉型升級,急需將發展引向中高端。但是由于技術研發與創新不足,新技術儲備匱乏,加之思想創新與理念創新不足,在原有發展方式受阻的情況下,開辟新空間、新領域、新產品嚴重不足,應對新常態的新辦法也不多,新的發展既缺乏創新驅動,又缺乏創新支撐。客觀上,我們到了必須進入轉型升級,必須重新構筑出新一輪的發展渠道與創新出新的發展模式的轉折期了。因此必須要以創新驅動為統領,將創新驅動貫穿于行業發展的一切領域和所有的工作中,以此牽引、以此帶動、以此推動。


  當前建材行業從總體上講,雖然對目前的時代特征有所認識,但對產能過剩必然的、客觀的歷史現象缺乏認識與應對,缺乏深刻的分析和長期準備,缺乏改變被其左右的近期措施,缺乏解困的路徑和辦法;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改變和正在改變的人們生活新的需求、新的未來的消費的變化與構成分析研究不足,對于發展空間和發展領域的探索與研究既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也缺乏新的理論指導與創新應變的有效舉措,創新不足,老框框多,老概念多,對未來新科學、新領域的知之與能動進入都顯得不夠。因此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處于十分艱難的奮進之中。


  對于在滿足了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需求之后,建材工業如何整體上向中高端發展、骨干企業向高端發展,生產力發展配置方式和生產力的資源配置方式的創新與提升缺乏創新驅動,如何使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向中高端和高端發展既有差距,又存在相互脫節;在發展需求和發展領域正在發生新的時代變化的形勢面前,過剩的十分嚴重,新的需求又十分短缺,成熟的、有把握的、有效的舉措卻不多,因此要改表這種被動的局面,使我國建材工業邁進新發展軌道必須把創新驅動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目前由于很大程度上用常規思維應對新常態,加之在行業內部存在的不同利益持不同理由,相互打內戰,加之不規范的競爭環境,使建材行業出現了幾十年來未有過的經濟運行下壓和經濟效益嚴重下滑的“兩下”局面。我們共同寄希望于宏觀經濟總體好轉相互推動增加新的需求拉動,這一共同期待也是客觀的。但是我們也得算算總賬,即使在需求減少的水泥行業,其絕對量仍在高位,“十三五”期間GDP即使增長6.5%,絕對量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因為基數不斷擴大,今天的6.5%是前一個五年的10%左右。需求用量的增加不能無止境,真正的問題不在外部需求的減少而是行業自身的創新發展、自身的矛盾與問題的解決是行業健康發展的主導因素。因此深入地分析、研究、探討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非常有必要。行業找準找到新的動力、新的渠道、新的發展空間是改變行業命運的關鍵,這也是這次論壇會的目的。這次論壇是為了進一步引導與牽動全行業創新驅動,引導轉型升級獲得新的轉機并為化解產能過剩、遏制經濟下壓和效益下滑找到止血藥劑。以中國建材集團、中國中材集團、北京金隅集團、天津建材集團、上海建材集團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方面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但就全行業來說,雖然對轉型升級的緊迫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有不少的創新實踐造就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次全國評出的79家企業相對來說是轉型升級成效比較顯著的代表。但至今轉型沒上軌的,或還在等待外部需求拉動來改變經營狀況的企業仍不是少數。盡管多年的發展實踐和轉變發展方式大討論對轉型升級的認識有了普遍的提升,但過去的討論和已有的認識還達不到現實的需要,要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必須進一步提升全行業對轉型升級的認識,找到轉型的新領域、新空間、新路徑和新的支撐點,不僅能夠適應新常態的發展,并能夠有效解決當前經濟下壓、效益下滑的實際問題。要把討論引向深入,把討論轉向創新驅動發展和轉向瓶頸問題的突破點上。


  要把轉型升級賦予新的內涵,既要與中央“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的總基調一致,又要有行業特征的切入點和突破點,既要有長遠的治本目標,又要有近期緩和產能過剩矛盾,牽動產業發展的新亮點。當前重點要切入四個方面,做好四篇文章。

  第一、做好創新驅動這篇文章。

  根據中央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綱領原則以及和“十三五”發展的方針。把創新驅動作為整體推進行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統領,以創新激發各種智慧才能、資源配置、發展形態、組織管理的創新作用與效能,使新的發展支撐在新的空間、新的領域、新的產品、新的形態與新的渠道上。為此“十三五”期間的發展要堅持的方向和原則是: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作為行業發展的主導目標,整體推動建材行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骨干企業向高端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把發展的目標緊扣在國家2025行動綱領和2030年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實施的基點上,逐步實現向世界領先攀登;堅持創新驅動把提升建材工業制造業和擴展建材服務業作為增加新發展的新舉措,著力改造提升制造業的水平,著力擴展為建材業服務的服務產業鏈,使制造業和服務業雙軌發展;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綠色建材,堅定走資源能源節約型、生態環境友好型、發展綠色建材和循環經濟,不僅將建材業打造成現代化、智能化的制造工業,而且還要成為凈化美化環境,實現生態文明的產業;堅持創新驅動,統一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發展布局,不僅各產業的骨干企業都要瞄準國際領先水平對標,邁入引領陣營,增強國際競爭力,而且要加快“走出去”發展的步伐,投資、經貿、合作全面擇機經營,使我國建材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經營份額在建材行業收入中占到一定量的比例;堅持創新驅動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開辟新的需求和新的領域、牽引新的市場需求,使新的發展支撐在新理念樹立、新知識和新技術涌現、新政策和新市場的開辟、新智慧和新體制新機制的創立、新的生產力不斷展現的基點上。

  第二、做好“化解產能所剩”這篇文章。

  產能過剩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的歷史現象,是工業化進程中行業轉型升級的物質基礎和必須階段。產能過剩后必然要轉變原有的發展方式,必然要對原有的發展水平提升,必然對雷同技術和雷同功能的增量嚴格限制。發展已經滿足了社會一般需求之后,再要發展必須是新的發展,也必然是以新功能、新領域、新需求、新環境,替代相對落后的產品,新常態不僅是減速,更是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的新需求的發展,這是由經濟發展的規律所決定的,不管主觀上接受不接受,這是客觀事實。問題是我們如何對之和如何處置。從有關的政府層面來說及時出臺針對性強的、有執行力的、遏制新增產能的法規和政策,真正理智的堅持科學發展,而不是宏觀上、口頭上的服從,微觀上卻強調個性問題特殊或偏袒弄虛作假的產能置換,有意無意地放松了遏制新增產能,使產能過剩越來越嚴重。所以要果斷地盡早出臺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和實施時間表。在宏觀上一手遏制新增產能,一手淘汰落后產能。對此,聯合會和水泥、玻璃協會正在呼吁和催促這兩項政策的出臺。

  從行業的角度和各級協會的角度,既要認真研究和探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投資結構調整變化對建材行業需求變化的關聯度,找準找到新的發展重點和經濟發展對建材行業需求的減弱和新增領域的指向,進而牽引確定“十三五”規劃發展重點和轉折點;要認真研究建筑業和建筑物的結構變化,建筑工業化的推進對建材產品需求的變化和產品形態變化和應用方式的變化,把新的發展目標建立在經濟結構變化和未來新的發展領域上,適時引導各產業創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要弄清與建材相關相近的其他行業的新的發展、對建材產品的直接需求和間接需求;找到建材行業新興產業和高端、高附加值的產品進入其他領域并占有市場的可能性。

  當前更現實的是要從行業自身的角度,改變缺乏行規,缺乏行業治理辦法和治理機制與能力問題,在產能嚴重過剩之后,缺乏更有效的對應措施,缺乏總體設計,對行業缺乏理智心態的引導與行業精神的樹立宣貫不力,不少行業管理部門和協會組織很多情況下角色不到位、工作不到位、責任不到位的三不到位的情況都存在,有的則是消極等待,或埋怨他人、泛泛談論的多,主動擔當,敢于面對的少,行業上下左右缺乏聯系,缺乏聯網、聯盟,缺乏系統的行業組織力量作用的發揮和有效有用的機制與規則的創立,大環境不由我們來改變的情況下,各級行業協會在產能嚴重過剩面前不能無所作為,要共同致力于改變目前行業發展被動、行業工作被動的局面。共同找到行業目前被動的若干有利于化解產能過剩的新思路、新舉措。大環境各行各業都一樣,哪個行業發展得好就看行業的創新與自救作用了。

  從企業的角度講,要擺正行業利益、企業利益之間的關系,把整體行業利益和企業經濟效益擺在絕對一致的位置上,不能因為追求本企業利益、近期利益自覺不自覺地瓦解行業總體利益,千萬防止無意之中進入無序競爭而將行業推向困境而自身也倒下的局面出現。經濟運行稍有下壓,馬上出現與供需不掛鉤的恐慌行為,導致產品嚴重跌價。這不是需求減少的原因,而是恐慌亂了陣腳的結果。缺乏理智認識一些企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的相互不服氣、較勁、以錯對錯,最終是小農經濟世界觀的反映。在各種復雜的矛盾面前,各級地方省市協會要主動擔當治理區域市場環境的責任,發揮區域中的大企業的領頭與擔當責任,要能動改變區域市場環境,能動開發市場需求,維護市場秩序,創新地運用資本交叉持股或相互置換產能等舉措,開辟新的市場格局。要堅決改變長期靠增量與規模獲得經濟效益的經營理念,切實改變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方式,降本增效增強企業競爭力。

  退一步講,盡管有的產品市場需求有所減少,但如果行業作為和企業作用到位了,全行業就不至于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工作這么被動和吃力,我們應該警醒了!思考原因在哪里?辦法在哪里?最現實、最有用的遏制經濟嚴重下滑的舉措就是建材企業和建材行業的本身作為。

  第三、要能動做好“發展綠色建材生產與使用”的這篇文章。

  今年8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這是貫徹《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指導意見》和《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促進綠色生產和應用,促進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水平,推進建材行業轉型升級的有力舉措,是以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等需求為牽引,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為目的,以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突出問題為導向開展的專項行動。其中明確到2018年,綠色建材生產比重明顯提升,發展質量明顯改善。綠色建材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品種質量較好滿足綠色建筑需要,與2015年相比,建材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氮氧化物和粉塵排放總量削減8%;綠色建材應用占比穩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30%,綠色建筑應用比例達到50%,試點示范工程應用比例達到70%,既有建筑改造應用比例提高到80%。這對于建材行業來說,無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是建材行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領域、增加應用領域和增加應用量,增加新的發展和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的極好機遇,建材全行業務必做好這篇文章。要認真理解與認識綠色建材的特征,賦予綠色建材的正確定義,使綠色建材在全生命周期內減少對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的功能,推動建材產品在綜合利用、處置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實現清潔生產、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全方位提升綠色制造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促進發展循環經濟;在致力改造現有的制造工藝和提升創新技術裝備,提升建材制造業水平,促進生產過程的綠色和建材產品的綠色,促進建筑綠色,增加綠色建材消費需求,以綠色建材取代和更新原有的傳統建筑材料開辟新的發展途徑。要以增加市場新的需求為目標,推動改變建筑結構進而跟進市場需求。

  為此,科技創新和發展的目標都要以發展綠色建材為牽引、開發綠色新產品。標準的制定要以是否綠色為前提,建立綠色評價體系和監督測評體系,推動綠色建材蓬勃發展,在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的設計上要以智能化、互聯網+、大數據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促進綠色要素的集成與綠色生產的效能,在產品應用導向和使用目錄上要增設綠色標簽,促進綠色建材產品使用暢通。這篇文章做好了,對于建材行業化解產能過剩,提升自身綠色水平和增加新的經濟增長是一個重要的支撐,同時它也會帶動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全行業務必抓出成效。

  第四、務必做好 “走出去”發展這篇文章。

  “走出去”發展不僅可以將建材主要產業的發展由在國內發展變為國內國外一并發展,可以將集中在國內發展的布局有機轉到了國外發展,不僅可以減輕國內市場的負擔,遏制雷同產品新增,進而提升國際化水平和增加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為此在不斷深化認識與理解“一路一帶”戰略思想的基礎上,要實現“四個創新”:第一、創新發展理念,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有發展空間與市場,只要自身水平與競爭力達到優于他人,國外市場沒有疆界。把實施提升創新、超越引領戰略與“走出去”有機結合起來,在創新中提升競爭力,在提升中加快“走出去”。第二、要創新政策,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研究并取得政府的支持,出臺有利于“走出去”的資金、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幫助創造“走出去”的條件。第三、要創新服務方式,建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有信息連接的、可信可用的、中介服務手段齊全的、公正公開的、經濟貿易和投資有對象有選擇的并能對接的專門“走出去”行業服務團隊;第四、創新投資模式和投資管理方式,不能簡單沿用國內的投資方式與經營方式,“走出去”要適用于國際通用的規則與經營理念,區別國情和政策、文化習俗,培養能夠控制非經營風險和預控風險的管理團隊。在做好“走出去”規劃與思想準備、經濟物質準備的基礎上,從長計議,一步一個腳印地、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走向國際市場。這既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國建材行業占世界總量超過一半的建材大國的責任。

  最后我再講一下,在新的發展時期,中國建材聯合會為了更好地發揮作用,為了做好做成,推動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將行業的各項重點工作定為“十大工程”。這“十大工程”為——

  1、致力攻關兩個“第二代”技術裝備研發達標并驗收后,以此為牽引,推動建材各產業效仿,分別提出創新提升實現世界領先的目標,全面推進建材工業全方位向高端目標前進。

  2、致力攻堅新興產業發展瓶頸,既要達到三個產業攻關的預定目標,又要提出牽動主導型的新興產業的發展,朝著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能夠改變產生行業結構變化的作用。

  3、加快推進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產能政策的出臺,力爭2015年內兩項政策落地。用三年的時間全部淘汰政策規定范圍內的落后產能,以此為牽引各產業在2016年上半年各產業全部制定出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并明確限制發展的工藝、技術和產品目錄。

  4、能動實施綠色建材生產、使用行動方案,以增加各產業綠色發展為主攻目標,以拓展與開發應用領域為發展的主要支撐點,以與建筑設計應用和規范施工應用領域之間的融合為突破點,為化解產能過剩、調整優化行業結構打開一個通道。

  5、組織行業力量把“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堅決遏制傳統建材新增產能、遏制經濟運行下壓,遏制經濟效益嚴重下滑”作為全行業共同的行動目標,形成有頂層設計的、有針對性和有用的若干機制,并形成工作體系,以行業合力維護行業利益。

  6、認真跟蹤、催促兩個“第二代”、新興產業、兼并重組、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LOW-E玻璃推廣使用、節能減排六大政策的出臺。把扶持政策的出臺和實施作為轉型升級和破解瓶頸的推動力量,為轉型升級增添政策推動力。

  7、急需推進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三大產業節能減排“十三五”全面達標。三大產業前十家企業和部分骨干生產線的節能減排達到屆時的世界領先水平,2016年上半年各產業都要分別制定本產業推進節能減排達標的進程表,推動全行業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

  8、推進“走出去”服務產業的形成和服務功能的拓展。以國際合作部、“走出去”辦公室、“走出去”服務經營公司三位一體的經營和服務模式為支撐,通過有效服務加快建材行業“走出去”經營與發展的步伐。使“十三五”末建材行業在國外經營實現的收入達到全行業10%的目標。

  9、促進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聯盟和LOW-E玻璃推廣應用聯盟作用的發揮,形成行業聯手爭取政策的合力和聯手推廣應用的合力,2016年內爭取有關扶持政策的出臺。加快取消32.5水泥標準的工作步伐和標準修訂步伐,2016年上半年做到突破并形成取消其標準的時間進程表。

  10、編制好“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創新驅動為新的發展牽引;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為立足點;以拓展綠色新興產業為重點;以增加附加值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為出發點。實現在新的領域、新的政策、新的技術、新的標準的基礎上的新的發展與提升。


  (本文系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在首屆建材業年度經濟論壇的講話)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