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肯尼亞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肯尼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支出12億美元,同比增長37.6%;2014年全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達13.1%,遠超2013年5.8%的增速。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激增,造成了砂石供不應求的局面。于是,不少施工和生產單位將目光投向了內陸河砂和印度洋沿岸的海砂。
大型基建項目對砂石骨料的需求量激增
目前,由中國路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蒙巴薩至內羅畢鐵路正在興建。該鐵路總投資達36億美元,設計里程609公里,其中包括30公里的橋梁路段。
另一個重要項目是蒙巴薩港的新泊位建設。該項目旨在為蒙巴薩港增加三個新泊位,一期30萬標準箱吞吐量泊位工程已經完成并通過驗收,投資達6600萬美元。二期和三期工程將為蒙巴薩港共新增75萬標準箱吞吐量。
肯尼亞總統出席鐵路開工儀式
根據肯尼亞港口總體規劃書,一期工程已經使用了2000萬噸細砂石和400噸巨型石塊為新泊位鋪設工作平臺,而接下來的工程對砂石的需求量會更加龐大。
據報道,這些項目部分砂石是從肯尼亞東南沿海開采的,臨近著名景點迪亞尼海灘(Diani beach)。而在內陸地區,河砂無序開采的形勢也逐漸顯現。
無序采砂對海洋生態造成消極影響
肯尼亞Kwale區行政長官Mvurya表示,東南沿海無序的海灘采砂活動會對沿海生物,尤其是珊瑚礁造成影響,這將導致漁民無魚可打,迪亞尼海灘盛景不再,失去吸引力。
“在南部Tiwi區已經發生了由于采砂造成的地理和水文變化,致使沙島(Sand Island)海灘整體巖石裸露,生態系統遭到毀滅性破壞。而海砂在使用前仍需要使用清水沖洗,在嚴重缺水的肯尼亞沿海地區,這樣的成本相當高。”
美麗的迪亞尼海灘
面對嚴重的供需矛盾,Mvurya表示砂石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原料,關注采砂并不是停止工程建設,而是需要有一個高效、負責任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據報道,在2014年11月份,當地政府就叫停了迪亞尼海灘附近的采砂活動。
目前,為了規范海砂開采,Kwale區正在召集肯尼亞港口管理局,野生動物保護局,旅游局和國家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商討解決方案。
立法規范河砂開采
Machakos區是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主要砂石骨料供應地,由于礦山資源供不應求,砂石企業將目標轉向了河砂。大量的無序開采促使當地政府出臺了采砂法案(Sand Harvesting Act 2014)。
該法案規定:只能開采河床砂,不允許在河岸采砂;采砂過程中需在河床遺留部分河砂,以保持水體自凈能力;開采完畢后的采砂點需要進行恢復;政府組織采砂業者協會,所有采砂活動必須由協會成員進行,接受協會監督;采砂點開采之前,協會將對采砂活動進行環境評估等。
不變的考題:采砂
采砂問題,是發展迅速的地區不可回避的關口。與我國所面臨的情況類似,隨著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力,如何處理好采砂與環保的關系也將繼續成為肯尼亞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國情與環境的不同,使得處理方式也有所差異,值得互相借鑒。
翻譯&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