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而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特別是尾礦、廢石等大宗工業固廢資源的綜合利用是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手段,是為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資源保障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工業領域資源不當處置與堆存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的治本之策。
“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取得了長足發展,綜合利用量逐年增加,綜合利用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工業可持續綠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綜合利用規模穩步擴大,從事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企業超過15,000家,產值達到4,000億元,從業人員達250萬人以上。新型膠結充填料制備技術、大比例利用固廢生產人工魚礁技術等1,000多項原始創新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尾礦和廢石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等一批技術得到有效推廣應用,并在應用中不斷創新,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預測,在未來30年內,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為全球提供的原料將由目前占原料總量的30%提高到80%,產值超過3萬億美元,提供就業崗位3.5億個。德國通過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行業每年創造500億歐元的產值。美國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規模達到2400億美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已經成為美國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原料來源。日本在走過一段“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粗放型發展道路之后,逐步加大了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并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作為改變日本本國資源匱乏的主要手段。
“十三五”期間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面臨著更為巨大的壓力,但從宏觀環境來看,我國必將迎來一個有利于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快速發展的極好機遇期。有關部門也會在加強法制與標準體系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技術創新與科技進步;推廣市場化機制;加強輿論引導方面重點支持產業發展。
對于十三五期間產業發展方向提幾點自己的建議,供業內同仁參考:
以尾礦、廢石、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冶金塵泥、赤泥、工業副產石膏、化工廢渣等工業固廢的協同利用為核心,以大宗整體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為主要手段,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有效提升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水平。重點針對鐵尾礦、黃金尾礦和無害化有色金屬尾礦,推廣尾礦生產干混砂漿、加氣混凝土、保溫礦棉、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微粉、裝飾材料、整體墻體材料、人工魚礁、海綿城市用建筑材料、尾礦建設用砂等技術。
以工業固廢資源集中區域為重點,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江經濟帶、珠三角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資源環境特點較明確與集中的區域,建立產業協同發展示范項目,推動區域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與生態保護協同發展。
強化礦業、冶金、煤電、化工、建材、新材料等流程工業間的橫向耦合生態鏈接,利用無害化工業固體廢棄物生態化治理采礦塌陷區,制備新型建筑材料、發展設施農業、生態旅游業,促進工業與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