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淡水哺乳動物, 被稱作“水中大熊貓”,鄱陽湖又被稱為江豚最后的“避難所”。梳理近年來媒體報道可發現,采砂、濫捕、環境污染成為鄱陽湖江豚生存面臨的三大殺手。
為了更好了解鄱陽湖內江豚的生存狀態,保護江豚的生存環境,有環保志愿者向江西省水利廳申請公開鄱陽湖內有關采砂、運砂情況的信息,但是并沒有得到書面回復,于是志愿者向水利部申請行政復議。
近日,水利部通過一份《行政復議決定書》,責令江西省水利廳在規定時間內對志愿者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出書面處理意見。
岳樺(化名)是一名環保志愿者,他和同事調查發現近年來大量的采砂船、運砂船由長江干流涌入鄱陽湖,湖區生態平衡被打破,魚類產卵場遭到破壞,密集的采砂、運砂活動危及長江江豚生存,很多江豚的尾鰭被運砂船螺旋槳打傷。
岳樺介紹說,鄱陽湖上,大量挖砂船運行和江豚的生活棲息地是重合的、有沖突。江豚是靠聲吶定位的,如果大量運砂船在航道中會影響到江豚的活動,甚至很多江豚被運砂船螺旋槳打死了。
岳樺認為,申請公開鄱陽湖挖砂情況的相關信息,可以更加有力地監督非法采砂行為,促進保護江豚的工作。因此在今年5月份,他向江西省水利廳申請公開四個方面的信息,其中包括鄱陽湖水域可采區與禁采區地圖,可采期與禁采期時間表;鄱陽湖區2000年至今歷年的采砂總量;鄱陽湖水域采砂船只數量、功率及分布;鄱陽湖區2000年至今歷年來非法采砂案件記錄等信息。
岳樺告訴記者,6月中旬江西水利廳工作人員來電,拒絕了他的書面答復的要求,并稱電話告知就算答復。在志愿者提供一段電話錄音中,江西水利廳工作人員這樣解釋:它(相關條例)說可以答復,但沒有說一定要書面答復還是口頭答復還是哪種答復方式。只是說我要告知你,要告訴你理由和原因,哪些東西可以公開,哪些東西不可以公開,讓你心里有個底的意思。
水利廳工作人員在電話中透露,對于岳樺申請公開的信息,除了禁采區地圖以及禁采區時間表以外,其他內容因涉及國家以及經濟安全原因,無法公開。對于非法采砂案件記錄等信息,僅對利益相關人公開。如果申請人單獨申請禁采區信息,需到現場查閱、復印,拒絕按申請人要求以郵寄的方式提供。
江西省水利廳表示,如果你是某個案子的利益相關人,要來查詢復印的話,可以通過正當手續辦理,復印給你。禁采區、禁采期可以,如果你要單獨列出來申請公開是可以的,但可能要跑過來一趟,我們把相關內容復印給你。
岳樺認為,江西省水利廳電話回復的方式不符合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因此在7月11日向水利部提出行政復議。
水利部近日簽發《行政復議決定書》。水利部表示,因江西省水利廳明確了獲取信息公開的途徑不包括電話方式,所以水利廳電話回復屬于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責。最終,水利部要求江西省水利廳自收到該決定15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出書面處理意見。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