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海頭鎮洋家東村,近日有不少村民向記者反映,最近村里靠海的地方疑似有人進行非法采砂,現場已經快被挖成一個大坑??墒?,就在儋州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趕到現場查處時,對方卻早已消失讓執法部門撲空。
非法采坡砂,不僅會造成水土流失,破壞生態平衡,給周圍村民的人身安全埋下嚴重隱患,超載運輸砂石的車輛還嚴重損壞了道路,可以說,治理非法采砂已是迫在眉睫。然而,由于生產成本低、利潤高,加之違法成本低,導致大量非法采砂人員有恃無恐,被執法部門打擊后也極易死灰復燃。
儋州國土部門多次查處洋家東村這個非法采砂點卻屢屢撲空。我們相信執法部門沒少下過功夫,但是從效果來看,非法采砂行為顯然沒有得到遏制。對此,人們不禁要問,非法采砂真的管不住么?我們的監管方式是否需要完善?采砂的背后有沒有利益同盟?這些問題值得相關部門反思和查一查。
應該說,若不是村民向記者報料,估計非法采砂點恐難曝光,甚至“一如既往”地照常作業。值得一提的是,村民和記者可以發現該采砂點作業,而相關監管部門卻不能?是村民和記者太幸運,還是監管部門查處無力?
對此,國土部門給出的理由是,不法分子在采砂點的進出道路上安排專門的眼線,一見到執法人員檢查就趕緊通風報信,這個解釋看似有一定道理,但經不起推敲。不可否認,非法采砂經營者的狡猾,的確給執法帶來一定的困難。按理說,執法人員具備相應的執法技能,擁有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屬于“專門干這個事情”的專業人員,發現問題的能力遠在于村民和記者之上,而在該問題上,竟然多次執法撲空,這明顯的不正常。況且,屢屢撲空之后,為何不吃一墊長一智,去完善監管方式呢?例如,可以不按常規出牌,不限時間不限路線突擊執法。如此,不法分子能狡猾起來嗎?
可以說,非法采砂之所以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就是在于執法部門沒有拿出十足決心和力量,也沒有對違法者采取果斷的嚴懲。試想,倘若執法做足功課下足力氣,安排人員蹲點守候,或者充分聯手群眾,不法分子又豈會屢查屢犯,無視執法和法律的威嚴?
因此,面對猖獗的非法采砂行為,有關部門應該積極作為,汲取教訓和借鑒成功經驗,重拳出擊,破解砂土供需失衡關系,才能堅決地根治非法采砂之風。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