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對建筑垃圾普遍采取填埋和露天堆放的傳統處置方式,不僅對土壤、地下水、河流、空氣產生二次污染,還不斷占有寶貴的土地資源。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技術評估與轉移服務中心主任楊帆建議,國家應大力推動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的發展。
根據中國工程院的研究報告顯示,1990年至2000年建筑垃圾每年遞增15.4%,2000年至2013年每年遞增16.2%,建筑垃圾產量、存量、增量驚人。但目前我國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技術有限,成規模的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較少,行業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還未形成有效的產業化模式,致使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足5%,與發達國家平均80%以上的利用率存在較大差距。
針對上述問題,楊帆表示,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建設用地性質應為城市公用設施用地,應從國家層面明確該類企業的用地性質,避免其以市場價格獲得成本較高的建設用地,鼓勵企業真正投入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去。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