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家口市召開礦山深度整治工作會議,會議提出,按照建設國際奧運城市對生態環保的基本要求和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礦山治理的指示精神,張家口市將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無礦市”的目標。張家口市副市長李敏參加了會議。
李敏要求,各部門要及時制定有力的推進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以最硬的手段、最嚴的措施、最強的力度,堅決實現五年內“無礦市”的整治目標。
據悉,張家口市將利用五年時間,力爭在2020年底之前關閉全市范圍內所有礦山企業(指有采礦權或探礦權),基本實現“無礦市”的目標要求。為此,張家口市將運用市場、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倒逼礦山企業有序退出。
近幾年來,張家口市已經實現了200多家礦山和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陸續退出。2016年,張家口市將確保三分之一以上的礦企退出市場。
在礦山企業清退的過程中,張家口市將堅持先易后難的方針。在優先關閉的列表中,非金屬礦山赫然在列,其他如違法違規、露天開采、經濟效益差、規模小的礦山也將被先行關閉,隨后將進一步推進關閉其他地下、金屬和有相關資質的礦山。
另外,在礦企關閉的過程中將引入補償獎勵。對列入關閉的礦山企業,制定關閉的補償辦法,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對主動申請關閉的礦企,給予適當的獎勵。
最后,關閉所有礦企需要各部門協調聯動。對即將關閉的礦山企業,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需要依法注銷或吊銷相關的證照,督促責任人完成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土地復墾、環境保護、消除安全隱患等工作。對符合經濟補償、礦業權價款退還、保證金返還等條件的,依法按程序進行補償、退還或返還,盡量減少礦山企業損失,保持社會穩定。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