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重慶市礦山整頓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累計整頓關閉小型金屬非金屬礦山792座,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全面實現了開采機械化。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重慶市安監局將采取五項措施全面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監管。
一是嚴格礦山安全準入,強力推進關閉整合。在辦理非煤礦山項目新、改、擴建和延期手續審批時,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強化對礦山安全間距、開采設計、開采方式、技術保障能力等關鍵要素的審查,嚴守安全準入門檻。同時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積極引導、協調企業間資源整合,扶持組建一批礦業集團,強力淘汰、清退一批缺乏安全保障的小型礦山。
二是以“三化”建設為引領,進一步提升安全監管效能。以全面實施新《安全生產法》為動力,科學定位行政許可的功能與制定各層級權力清單,進一步厘清各級、各部門、各崗位非煤礦山安全監管責任清單,強化監管隊伍素質培訓和執法效能提升。同時加快新科技、新裝備的吸納應用,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監察執法效能,全面促進非煤礦山領域監管監察信息化、正規化建設。
三是以依法治礦為抓手,剛性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非煤礦山企業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明確企業負責人和重點崗位人員責任清單,強化班組管理和外包施工管理,依法確保安全責任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同時深入完善以安全技術管理體系運行機制為核心的“總工程師制度”建設,監督企業依法設立生產技術管理機構,配齊采礦、機電、電氣、地質、通風等專業技術人員,強力運用法治手段落實技術托管機構和人員的技術指揮權和決策權。
四是突出重點難點,著力開展專項整治。全面推行地下礦山、露天礦山、尾礦庫、石油天然氣、地質勘探“新版三字經”的常態整治。始終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堅持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運用好聯合執法、交叉執法、掛牌督辦等方式,重點打擊無證開采、不按設計開采、以及不服從監管指令的礦山企業。
五是加強教育培訓和應急管理。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力量、安全專家、企業技術負責人的素質培養,通過以會代訓、專題講座、片區交流、現場示范、選送進修、組織考察等方式,分類指導,分層次開展非煤礦山安全管理與技術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同時對非煤礦山行業的風險類別與應急資源全面進行梳理,基于事故情景和救援情景構建,及時編制和修訂各類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應急演練,努力提高災害事故與險情的應急處置與避險逃生能力。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