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三五”新時期之后,不少地方的兩會陸續召開,布局新常態下的各項工作,而其中環境污染治理又成為重點之一。作為阻礙城市發展的垃圾處理,相關討論在各地的兩會中不斷露面。各地對垃圾處理方面進行了那些有益的探討呢?
新年伊始,地方省級兩會將于本月密集召開。環境治理仍然是各地兩會關注的焦點。那么,各個地方政府在關于垃圾處理方面有哪些呼吁呢?
寧夏:推進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1月12日,在寧夏兩會上,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呼吁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
提案建議明確工業固廢排放的法律責任,將工業固廢治理列入《寧夏回族自治區污染物排放管理條例》;嚴格工業固廢治理監督與管理,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嚴格遵循“誰污染誰治理,誰利用誰收益”的原則,禁止對用廢單位收取費用,禁止產廢企業私自將固廢轉移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加強固廢綜合利用市場培育和引導,將固廢綜合利用作為寧夏“十三五”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加以扶持;規范建設運營工業園區公共渣場,設置固廢綜合利用指標,引進具有創新技術、資金雄厚且具備利用和處置工業固廢能力的專業治理企業建設并運營園區公共渣場。
河北:1700萬噸建筑垃圾有待提高利用率
由渣土堆填體滑動引發的深圳滑坡事故發生已經將近一個月了,警鐘仍響于耳邊,建筑垃圾如何處置也成為河北省“兩會”省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事故值得深思。除了要反思建筑垃圾的堆放、填埋如何安全,更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轉化為資源進行再利用?!焙颖笨萍即髮W建筑工程學院院長、河北省政協委員杜守軍說。業內有一個計算公式,每新建1萬平方米建筑將產生建筑垃圾600噸,拆除1萬平方米建筑將產生建筑垃圾1.35萬噸。河北省住建廳曾在2013年據此推算,按照河北省建設實際,到2015年,全省拆除、新建和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達到約1700萬噸。
陜西:變廢為寶分類處理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城市化的加速與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管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關系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我建議將陜西省應當加快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循環利用”。1月25日上午,在陜西兩會政協分組討論會上,政協委員周建玲提出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的建議。
周建玲表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關鍵環節和基礎工作,是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的一場“革命”,也是一個地區文明程度和發展水平的直接體現。
“分好類的垃圾經過專門的回收處理,都能物盡其用,轉化為新的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變廢為寶,是解決垃圾“圍城”,促進可持續發展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最佳出路。”周建玲說。
南昌:加快建設麥園垃圾焚燒發電站還周邊居民環境
盡管麥園垃圾處理場問題一提再提、一治再治,“麥園惡臭”問題依然在困擾周邊10萬人的生活。今年兩會,又見人大代表呼吁盡快解決麥園垃圾處理場問題的提案。
1月17日,西湖區人大代表鄧建新建議加快推進麥園垃圾焚燒發電站建設。提案指出,日本等發達國家通過建設垃圾焚燒廠來取代垃圾填埋方式,取得了明顯效果,現在這些國家建設垃圾焚燒處理廠的比例高達70—90%;上海市通過建設黎明垃圾焚燒廠基本消除填埋場臭味的影響,杭州市在花費數千萬元制臭無效的情況下,決定建設垃圾焚燒廠替代現有的垃圾填埋方式。
長沙:出臺專項政策科學處理生活垃圾
1月17日,在長沙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政協委員李勇建議,要科學處理垃圾,推進全市的生態文明建設,讓百姓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有保障。
李勇建議,政府出臺財政補貼政策,建立垃圾分類專項基金及使用管理規定,制訂垃圾分類產業政策,支持規劃建設適量資源回收設施和終端處理設施,扶持資源再生利用示范項目;政府應該制訂合理的市場機制,充分調動民間資本投入垃圾分類領域,給予稅收上的支持,推動產業化發展;加大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建立一支比較專業的垃圾分類管理、監督隊伍;根據垃圾的不同類型,采取多樣化處理方式;由簡單的填埋、焚燒逐步向綜合性處理轉變,加大對垃圾處理的投放過渡,多建設幾家綜合性的垃圾處理廠;加大對垃圾處理的監管、巡查力度,杜絕在野外直接焚燒的處理方式,這樣不但污染了環境,還會產生二次污染。
吉安:農村垃圾難處理還是現在農村的一個大問題
1月18日,江西省吉安市政協三屆六次會議期間,農村垃圾處理已然成為了本屆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之一。
“現在要建設美麗鄉村,但是農村垃圾難處理還是現在農村的一個大問題,希望提出這個提案能引起大家的重視?!闭f委員、井岡山寧岡中學校長肖友才說。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