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這是航拍的北京霧霾
石家莊:城市經濟活動被逼停
2016年11月17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下發并實施了“史上最嚴防污染方案”。方案規定,自2016年11月17日起至年底前:
1、全市所有露天礦山、采砂、石材加工、砂石料加工等行業全部停工停產;
2、全市所有鋼鐵、水泥、鈣鎂行業全部停產;
3、對火電企業實行“以熱定電”,最大限度減少火電企業發電量;
4、未經市政府批準,主城區及縣城建成區一律禁止建筑物拆除、道路開挖、混凝土攪拌及土石方、噴涂、焊接、切割等施工作業;
......
不難看出,石家莊這個城市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被暫時中止。
山西太原出臺12條措施 嚴控企業生產污染
11月23日,山西太原市政府出臺12條治理空氣污染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全市所有采石、采砂、瀝青拌和、石材加工等行業全部停產,所有不能穩定達標的工業企業全部停產。
太原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土石方工程、所有混凝土攪拌站全部停工,所有渣土運輸全部停運、所有水泥、鑄造等生產企業全部停產,裸露的各類渣土堆必須用綠網覆蓋。
......
廊坊全市在建施工停工4個月
河北廊坊25日出臺了應對霧霾多發的10項“冬防”措施,要求全市所有建筑、水泥等行業企業嚴格執行停限產措施。12月1日至明年3月15日,原則上全市所有在建施工項目一律停止施工。
......
霧霾滿中華 國人獨受罪
自11月以來,華北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霧霾罩住。國泰航空CX312航班在北京降落三次失敗不得不飛回香港。俄航SU200在半夜12點于內蒙古上空足足轉了八圈半,幸好等來了北京的大風才成功降落首都機場。
盡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最大的500座城市中,只有不到1%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
瑞典哥德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主任拉森(Joakim Larsson)團隊,近日在《微生物》雜志發表論文指出,北京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藥性基因種類,在被研究城市中最多,平均有64.4種。令人震驚的是,在北京的空氣中發現了針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基因,這意味著人類對付細菌感染性疾病的防線失守,人類甚至會對細菌感染束手無策。
當然,人類本身就與各種細菌共生,這樣的耐藥菌株是否能通過空氣傳播并致人感染疾病,還需要研究和病例來證實。
據《邁向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中國國家環境分析》報告測算,中國空氣污染,僅引致的疾病成本,估算就占GDP的1.2%,年經濟損失超過8000億元。
毫無疑問,一場霧霾引發的清算式危機已經來臨了,最先受到傷害的將是國人的健康,緊接著將是國民情緒強勢反彈之后面臨危機的造成污染的行業。
十面霾伏,骨料行業無法獨善其身
石家莊、太原、廊坊等地只是整個中國、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我們發展經濟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與未來,但美好的生活與未來,在我們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又貌似被我們自己一點一點埋葬。
如今,中國經濟正面臨著十面霾伏的困境,過去那種“兩高一低”為特征的傳統經濟被迫緊急剎車。因此,我們能確定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經濟模式,肯定是來日無多了。
大眾媒體眼中,傳統骨料礦幾乎成了揚塵的代名詞,然而實際情況卻有所出入
事實上,在去年兩會期間,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在津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黨委書記劉建平就向大會遞交提案,將矛頭對準砂石骨料行業,建議逐步減少京津冀地區開山炸石,為城市減霾。
該代表認為,“京津冀地區每年建設用砂石料的總消耗量約6億噸,大部分是由開山炸石來取得。這些砂石料約向大氣中排放潛在的PM2.5形成物8457.6萬公斤,相當于640萬輛機動車的總排放量。”
針對這個問題,中國砂石骨料網層連續發布深度報道:“人大代表議霧霾:砂石礦開采是‘元兇’?”和“深度報道:京津冀砂石企業——霧霾成因的臨時工?”,在這里不作贅述。
然而,不管是無辜躺槍還是真的造成了污染,傳統的砂石骨料行業必須也正在進行轉型升級,目前新建的大型生產線大部分都經過嚴格規劃,并帶有相應的環保措施。給我們時間的話,相信中國的砂石骨料行業必定能夠成為綠色生態的國家基礎性行業。
但目前看來,現實給我們的時間有些捉襟見肘。
無論是讓骨料企業戰戰兢兢的揚塵、噪聲污染“一舉報一個準”,還是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頻頻發出的停產令,都讓動作遲緩成為企業最不能忍受的事情,變則通,不變則只能把自己慢慢憋死在霧霾中。
一個絕妙的諷刺是,當我們為過去三十年的輝煌歡欣鼓舞時,一轉眼,卻發現我們連呼吸都成了問題。但無論如何,中國經濟具備巨大的彈性,我們的體制紅利仍有巨大釋放空間。我們堅信我國經濟最終能走出霧霾,砂石骨料行業最終能夠戰勝自身、完成轉型。
中國砂石骨料網綜合央視網、港股那點事等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