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消息,涪陵區日前完成該區長江河道采砂權出讓首次網上拍賣,平均增值45.13倍。
此次出讓共涉及涪陵區長江干流9個標段、11.6公里可采區的一年期砂石資源開采權,年度控制開采總量120萬噸,總掛牌價600萬元。項目吸引了來自涪陵、江津、主城及湖北等地投資人參與競價。經過34小時8734次網絡報價,總成交價達9241.9萬元。
經計算,若按照規劃采砂,每年采滿120萬噸,本批出讓河砂的平均資源成本就需要77元/噸。而中國砂石骨料網記者發現,涪陵區2014-2015年出讓的約300萬噸河道采砂權共收取出讓金約2400萬元,資源成本僅為8元/噸。這意味著,重慶市涪陵區出讓的長江河砂資源成本在2年后上漲了近10倍。
按照該資源成本,涪陵區河砂出廠價或將達到80元/噸以上,最終使用價格只會更高;而根據目前的經驗來看,高昂的河砂價格極易催生非法采砂行為,這將對當地相關部門的執法能力帶來嚴峻考驗;若非法采砂打擊不力,廉價的非法河砂或將對合法投資者造成沖擊,陷入打擊-死灰復燃的惡性循環。
針對河砂開采權拍賣價格虛高,給采砂監管帶來巨大壓力的情況,今年初出臺的《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對河道砂石資源實行統一經營管理,不再招標拍賣方式獲取河道砂石開采權。
當前,面對資源枯竭、管控加強和環保要求,河砂供應不穩,市場化配置的河砂出讓價屢創新高,部分地區繼續推進河砂開采權招拍掛,部分地區也出現了國有化經營浪潮,業內人士對此褒貶不一。
您對河砂開采權頻頻拍出天價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