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砂石骨料網記者獲悉,陜西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發布陜西省工程建設標準《機制砂生產與應用技術規程》,標準編號為DBJ61T137-2017,自2017年9月20日起實施。
7月6日送審稿審查會
據悉,本標準由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長安大學主編,以大量的實驗室試驗和應用實踐為基礎,涉及到機制砂產品的分類、特性、生產、檢驗、驗收和應用等各個環節,對機制砂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等領域的應用具有指導意義。
本標準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歸口管理,陜西省建筑標準設計辦公室負責出版、發行,長安大學負責具體條文技術解釋。
早在2011年,我國就編制發行了《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隨后多個省份跟進出臺了關于機制砂預拌混凝土的地方標準,然而卻一直缺乏針對“機制砂”這一特定產品的行業標準。
據中國砂石骨料網了解,推廣機制砂應用較為積極的福建省在2014年就制定了《福建省混凝土用機制砂質量及檢驗規程》這一專門針對機制砂質量、配比的地方標準。
福建是國內最先出臺推廣機制砂政策的省份,盡管河砂和海砂資源豐富,但是出于對環境保護和工程質量安全方面的考慮,福建省政府重視機制砂石發展,加強對砂石資源的管制力度,為產業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來,福州市在打擊非法采砂上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從2009年開展閩江下游河道采砂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共查扣非法采砂、運砂船數百艘,清理非法堆砂場數百處。福建為全國樹立了推廣使用機制砂的標桿,對全國其他省份和地區的機制砂發展有重要借鑒意義。
廣東省也在2016年推出《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程》地方標準,但生效時間卻定在1年后的2017年12月25日。
本次陜西省推出了直接針對機制砂生產與質量控制的地方標準,在河砂開采逐漸受限的當下,將成為推動陜西省機制砂應用的又一大助力!
打擊非法開采行為,推動行業進步、推廣機制砂應用需要大環境支撐。非法開采對水域、生態的破壞越發凸顯。只有機制砂得到普遍應用,提高市場對機制砂石的認識,才能讓非法采砂絕跡。
下方拓展閱讀中征求意見稿可能與最終發布版本有重大不同,請行業同仁注意。
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