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政府日前宣布,基于環保原因,永久禁止出口沙子。這意味長期進口柬埔寨沙子的新加坡,得為填海造陸尋找新的沙子來源。
聯合國數據顯示,自2007年以來,新加坡已從柬埔寨進口超過7200萬噸沙子,這個數字與柬埔寨政府的數字互相沖突,新加坡政府稱其在這段期間只進口了1600萬噸。環保團體指出,挖掘沙子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柬埔寨政府也已于去年底實施臨時禁令,但活動人士指出,相關挖掘工作仍在繼續。
柬埔寨礦業和能源部發言人Meng Saktheara表示,新的永久禁令是基于環境問題,環境保護團體的擔憂是正確的,挖沙的風險相當巨大,所以該部門決定禁止沙子出口以及大規模的挖沙工程。
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國土面積擴大了20%以上,新加坡政府認為,填海造陸是因應不斷增加人口的關鍵戰略。沙子在填海造陸工程扮演重要角色,但在最近的計劃中,新加坡已開始嘗試用較少沙子的技術。
新的填海方法借鑒自荷蘭,它通過建設顯著高于海平面的海堤,開拓圍海而建的土地。與傳統填海造地方法相比,它顯著減少沙土需求,也更具成本效益。政府也不排除未來在其他填海工程中采用類似做法。
其他國家過去也已下達相關禁令,馬來西亞已在1997年禁止出口,印尼也在2007年宣布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