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迫于中央環保督查的壓力,位于孟津縣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的采砂企業被強拆,船只、采砂設備及建筑物將被強行拆除。
但被強拆的采砂企業,早年卻是由當地政府公開拍賣開采權引入,證照齊全,現在損失慘重。
實際上,從中央到地方,都有立法明令禁止在保護區內進行開采作業。企業一邊“違法”生產,另一邊則握有官方各種行政許可,這種合規但“違法”的矛盾狀態存在多年。
合法拍賣獲得開采權
2011年,豫西黃河河務局孟津黃河河務局發布“孟津黃河河道砂石開采權拍賣公告”,欲出讓孟津黃河河道的砂石開采權,而被拍賣砂石開采權的礦區正位于孟津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內。
拍賣公告發布后,呂克儉等投資人拍下采砂權,并簽訂《河道采砂(石)疏浚合作協議書》。《協議》特別明確,因地方政府、上級機關組織采砂整治或者重大項目規劃、建設,需要乙方停止開采時,可通知乙方無條件停采,且不負擔乙方因此造成的任何損失。
隨后,中標人于2012年2月成立了洛陽大禹發展有限公司,進行該疏浚項目的運作,注冊資本300萬元,隨后取得了由黃河河務局頒發的采砂證。
后來,湖南人羅李投巨資加入,定制了采砂船,取得了海事部門頒發的“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和“船舶國籍證書”。但產能擴張后,遭遇到2014年和2015年當地砂石銷售價狂跌,砂石企業陷入虧損。
2015年10月1日,《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施行,明確規定在濕地保護范圍內禁止擅自采砂、取土、采礦。
環保重壓整改 誰來承擔后果
2016年7月,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啟動,并指出黃河濕地保護區洛陽等段違法采砂問題十分突出。
隨即,孟津縣環保督察黃河濕地采砂企業清理整改指揮部組建,對砂石企業提出自愿拆除的條件——每條生產線補償10萬元,建筑物每平方米100元,采砂船每噸500元。
但采砂企業投資者認為,這些“拆除費用”相比之前的投資,是杯水車薪。大禹公司法定代表人焦林濤介紹,企業僅僅3條砂石破碎生產線的投資即3000余萬元,20余條大型采挖船、運輸船的投資達4000多萬元。
2017年3月底,孟津縣政府吊銷了轄區內兩家采砂企業的證照,砂石余料清運完畢,拆除全部12條生產線,27條船只永久斷電并拆除了電機、挖斗等主要部件。4月17日,河中采砂船和岸上房屋無人自行拆除,多個部門開始進行強拆。
這一舉動隨即遭到眾多投資人的抵制。一些采砂企業主說,“請我們來的是政府,沒談好賠償強拆的還是政府?!?/p>
現實中,確實存在諸多“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實”的政府默許行為,由于尺度難以掌握,常造成一定的生態環境破壞,這種行為在法律上往往難以規制。
一些投資人糾纏的焦點是:砂石廠建廠選址時,政府明知濕地,為何還要拍賣?證照齊全的企業被強拆,損失誰來承擔?
對企業的損失問題,整改指揮部指揮長之一的孟津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永貴在與投資者溝通時稱,這次重手整治是中央環保督察組批示的典型案例。不過,黃河需要疏浚,建筑需要砂石,河務部門已經向上級申請,允許一些企業繼續在黃河采砂。
李永貴稱,如果上級單位允許繼續采砂,原投資者人將“獲得優先采砂許可”。
原文有刪減。
編后語
中國砂石骨料網記者觀察網友留言后發現,留言觀點大致分為2派。一方認為招商的是政府、強拆證照齊全企業的也是政府,如此作為將失去公信力,招商引資變得困難;另一方則認為文中采砂企業注冊資本300萬,實際投資則超出十幾倍,有擅自加大采砂量的嫌疑,本就不合法。
誰是誰非?歡迎各位行業同仁留言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