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開始,中美貿易關系趨緊,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年初設定的增長預期恐將落空;近期我國雖大力強調支持民營經濟,但短時間內民營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現狀難以根本改變,資金脫實入虛的趨勢仍未緩解,實體經濟發展承壓,內需拉動效果不甚明顯。
在出口與消費二者均疲軟的背景下,投資或將承擔起穩定我國經濟增長的重任,本次中國砂石骨料網選取湖南、河南、陜西三個省份,對其前三季度經濟發展、投資情況及建材價格進行分析,希望能對以上省份經濟發展和砂石價格走勢有一定的預判。
一、湘、豫、陜三省2018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發展情況
目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與上年同期相比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盡管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結構持續優化,但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我國經濟仍需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諸多風險和挑戰。
作為對外輸出砂石相對較多的湖南,今年以來,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全省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5321.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作為人口大省的河南,經濟總量保持全國第5位、中西部省份首位。初步核算,河南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35537.40億元,增長7.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
在大部分西北地區出現經濟增速減緩的情況下,作為西部強省的陜西,其經濟發展穩重有進,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初步核算,陜西省前三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6867.92億元,同比增長8.4%。
前三季度,湘、豫、陜三省經濟增長速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結束,各省從追求速度逐步轉化成追求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從三省的當前經濟發展情況來看,三省今年經濟增長都有望達到預期目標,而經濟穩定增長也為建材市場的發展帶來機遇。
二、湘、豫、陜三省2018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今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總體放緩。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83442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比1-8月份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3%。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8665億元,同比增長9.9%。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提出要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或將促使一部分重大基礎建設項目落地,從而推動投資增長。
“穩”是目前湖南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投資結構穩中趨優。今年以來,以“五個100”產業項目為代表,促進了產業投資和民間投資的發展,使得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基本符合預期。
與湖南類似,河南固定資產投資穩中趨緩,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比上半年回落1.0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長4.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4840.23億元,同比下降0.6%。
“一帶一路”的大力發展,為絲綢之路沿線各省帶來發展機遇,特別是陜西省,作為“一帶一路”的核心樞紐,發展潛力較大。前三季度,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 11.0%,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1.9和3.6個百分點。自去年以來,西安市房價突漲,對全省房地產開發具有輻射帶動作用,使得房地產企業開發熱情高漲。前三季度,陜西省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2589.95億元,增長17.9%,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7.9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速高8個百分點。
從湘、豫、陜三省數據來看整體較為可觀,中西部地區仍將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快的區域,但全國仍有部分地區處于投資資金回落的狀態。
國家統計局認為,“穩”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描述中成為熱詞,但還需要看到“穩中有變”中“變”所存在的影響,同時,固定資產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之一,其拉動經濟模式運行的效率同樣值得關注,房地產開發對建材市場有所影響。目前,湘、豫、陜三省發地產開發仍處于增長狀態,但隨著“房住不炒”理念在各地的貫徹實施,預計三地中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或將有所回落,其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也將有所放緩。
三、湘、豫、陜三省2018年前三季度水泥及砂石骨料產量統計
來自中國水泥網的統計顯示,全國前三季度共生產水泥17.61億噸,產量同比小幅下滑0.5%,增速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1個百分點。穩定的水泥產量再次驗證了目前我國水泥需求已經達到了高位平臺期,今年全年水泥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保持在24億噸左右的預期不變。前三季度,河南省水泥累積產量為8068.64萬噸,其產量較去年同期回落33.57%;湖南省水泥累積產量為7878.22萬噸,較去年同期回落6.79%。受房地產投資減少及去年基數較大等因素的影響,河南省水泥產量大幅回落,湖南及陜西省水泥產量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據中國砂石骨料網的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末,河南省砂石骨料累積總產量為49411.84萬噸,較去年同期回落32.2%,湖南及陜西省的砂石骨料累積產量較去年同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湖南省較去年同期下降4.82%,為48269.32 萬噸。陜西省砂石骨料產量與河南及湖南相比總量較小,前三季度累積產量為27780.5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22%。
如果說水泥產量下降原因來自于企業主動停窯及政府在供給側改革的調整引導的話,那么砂石骨料產量下降則主要受來自環保及政策管控的壓力影響。在首輪環保巡視后,洞庭湖及周邊區域河砂開采進一步受限,年開采量限制為4500萬噸,并對采砂船數量也進行了限制;在總書記對秦嶺北麓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批示后,陜西省持續加強對秦嶺地區進行生態保護,當地砂石開采量大幅下降;在河南省,安陽、新鄉及駐馬店等市的骨料資源整合速度也在持續加快。三省的以上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砂石骨料的供給量,使供需矛盾持續緊張。
四、湘、豫、陜三省2018年前三季度砂石骨料價格變化趨勢
盡管基礎設施投資有所回落,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成效顯著,砂石產量的下降速度加快,從而造成砂石價格上漲明顯,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無砂可用導致項目停滯的現象。
將湘、豫、陜三省2018年9月與2017年9月的價格數據進行對比,三省砂石價格201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河南漲幅最高,達73.61%,湖南漲幅最小,為23.53%,價格漲幅與骨料供應量呈負相關。隨著各地對環境整治的力度加大,砂石產業管理制度也將逐漸完善,預計短期內砂石價格仍將在高位波動。
五、湘、豫、陜三省砂石骨料需求分析
來自2018年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清單 ( 征求意見稿 )的數據顯示,湖南省2018年共計劃實施192個項目,總投資逾1.2萬億元,其中本年計劃投資1960.47億元。在這192個項目中,現代產業項目104個,基礎設施項目55個,生態環保項目11個,社會民生項目22個。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等公共服務為主的民生基礎設施項目仍然是投資建設重點,總計共55個項目,今年計劃投資855.9億元。
2018年,河南省重點建設計劃項目1090個,其中計劃竣工項目162個、續建項目524個、計劃新開工項目387個、前期項目17個,總投資2.9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125億元。
2018年4月13日,《陜西省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正式發布,項目范圍涉及基礎設施等領域。其中,續建項目207個,年度投資2727.2491億元;新開工項目96個,年度投資874.808億元;前期項目133個,總投資達11682.8701億元。
5.1 高速公路項目規劃
據了解,2018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擬建設項目24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總里程有1416.76公里以上,總投資1320.02億元;其中,投資金額最大的是許昌至信陽高速公路,共投資156 億元。據估算,這些項目至少需要砂石約8500.56萬噸。
陜西高速公路建設項目22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總里程有1682公里,總投資1908億元。據估算,這些項目至少需要砂石約1億噸。
5.2 鐵路建設項目規劃
來自河南省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18年,河南省擬建設的鐵路項目15個,共投資2219.82億元,里程共計1883.66公里,其中投資200億以上的鐵路項目有5個。據估算,這些項目總計需要砂石約2.26億噸。
陜西鐵路建設項目12個,共投資2428億元,陜西鐵路項目總里程為1963.8公里,據估算,項目總計需要砂石2.35億噸。
5.3 其他建設項目規劃
除高速公路及鐵路項目外,河南及陜西兩省2018年還計劃建設機場、軌道交通等項目共26個。根據對兩省2018年發布的重大建設項目進行測算,僅鐵路與高速公路兩類建設工程就需耗費砂石骨料近6.46億噸,加上軌道交通、機場建設及其他房地產開發項目,預計2018年兩省砂石骨料需求將超過13億噸。由于湖南2018年省重點項目名單暫未對外公布,根據往年的需求量估算今年湖南砂石需求在6億噸左右。
結語:
根據對湖南、河南、陜西省經濟發展情況及砂石供需情況進行分析,2018年,三省的砂石產量都將有不同程度下降,整體供需上仍基本保持平衡。但是,由于三省各市縣砂石資源分布不均勻,各地區差異化顯著,省會城市砂石需求緊缺的情況或將繼續出現。
而從前三季度的砂石價格來看,受環保風暴的影響,三省價格都有所上漲,但有望向平穩發展,并可能受供需及政策等因素影響出現小幅上升。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砂石市場仍保持緊張的狀態,同時,產業結構優化、綠色礦山發展也為砂石行業的良性發展帶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