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江西九江市彭澤縣委、縣政府在轄區內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創建工作,嚴格整治礦山生產模式,改變礦山發展理念,綠色礦山建設觀念逐步深入人心,形成了綠色礦山創建“彭澤模式”。
江西彭澤縣長豐礦業有限公司全貌
日前,江西彭澤縣介紹了其綠色礦山建設相關經驗。
規劃先行強化引導。為更具體和直觀的引導礦山企業建設綠色礦山,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景則景”的原則,聘請中介機構,高標準進行總體規劃設計。全面實行“一礦一規劃”,“一礦一方案”,制定“開采科學化、礦山園林化、生產環保化、產能高效化、管理標準化”的“五化”標準,引導創建總體方向。
精準分區細化功能。在綠色創建設計上,進行精準分區,并細化區域功能,一個試驗田還地與民、一個果園還山與民、一個公園還村與民、一個生態停車廠、一個生態公廁、一個環保加油點、一個規范修理廠。各礦山根據分區要求,結合自身礦區特點,打造規范統一又呈現“一礦一景”的園林化礦山。
嚴格整治做足內功。各礦山嚴格按照要求,做到“骨料進倉、設備入廠、車料分離”的全密閉管理,廠棚和料廠進行密閉式改造,部分礦區已經實現了全地下破碎和無塵廊道運輸。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如今的礦區粉塵不現、淤泥無蹤,徹底改變過去空中一片黃、樹上一片灰、地上一片黑、塘里一片白的不良環境。
綠色礦山不是綠化礦山。通過教育培訓、宣傳、督查等措施,企業變被動為主動。截至目前,該縣各礦山共種植林木16萬余株,復綠面積23萬平方米,復耕面積10余萬平方米,累計投入生產改造設備、環保設施升級等資金2.6億元。有3個礦山建設了小型污水處理廠和濾干生產線,不但廢水循環利用,還能將將礦粉生產為高料機制砂,并對廢料進行干化壓濾處理,變過去廢棄的礦渣為寶,供應到水泥、制磚、發電等企業,實現了“設備全面升級、產能全面提升、環保全面達標”,真正做到“吃干榨凈”。
“我們老百姓幾年前那個礦山灰塵又多,雨天一身泥,晴天灰塵飛揚,現在縣里開展綠色礦山創建工作,生態環境有很大變化,公路也修好了,花草也栽的很好,礦區像花園一樣,現在周邊居住的村民也很舒適。”礦區豐嶺村村民王昌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