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今天),中國交建旗下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16億元成功競得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鳳凰嶺二期采礦權。
該礦建筑用片麻巖(含少量花崗巖等)資源量合計礦石量18376.3萬方(約1.84億方),生產規模900萬方/年,擬出讓年限20年。除成交價外,競得人還須額外支付共計24億元相關費用,經計算,該礦競拍金額高達40億元,競拍成本約為26.5元/方。
據了解,鳳凰嶺礦區規劃三期開發,礦區面積21.086平方千米,預計總資源量達16.8億方。2022年7月,儲量9171.5萬方、年產1120萬方鳳凰嶺一期礦權被中電建以16.1億元競得,出讓年限9年,計劃今年底建成投產。
又一國企入局 廣東砂石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作為砂石需求高地,粵港澳大灣區廣闊的發展前景早已吸引了一批大型水泥建材、央企國企在此扎根經營。中電建、海螺水泥、華潤水泥、東升集團、浙江交通資源投資集團等均在大灣區有所布局。大批新設超大儲量、超長年限的砂石采礦權成功出讓,資源成交價款和各項紀錄屢次刷新。砂石礦權和市場話語權爭奪戰十分激烈。(詳見:《【特別策劃】大灣區市場強強對決 誰將問鼎龍頭寶座?》)
而中國交建在“三重兩大兩優”經營戰略支持下,深入布局綠色砂石骨料產業。其中,就有廣東地區。
今年4月,由中國交建旗下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牽頭的聯合體成功競得廣東省英德市下太鎮洋坑礦區。該礦資源儲量2.5億噸,設計年產規模400萬方,出讓年限24年。
據了解,洋坑礦區為中國交建在廣東競得的首宗砂石礦山。而此次中國交建又在廣東競得年產900萬方鳳凰嶺二期礦權,這意味著又一國企入局大灣區砂石市場,大灣區砂石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電建競得鳳凰嶺一期礦權 預計年底投產
2022年7月5日,鳳凰嶺礦區一期開發權以16.1億元被中電建長九新材料(廣東)有限公司競得。礦區儲量9171.5萬方(約合2.47億噸),年生產規模1120萬方(約合3220萬噸,其中年產建筑碎石骨料1950萬噸、機制砂1270萬噸),出讓9年。
2023年1月6日,該項目正式開工。據了解,鳳凰嶺礦區一期項目總投資約52億元,主要由礦山開采、砂石工廠、長距離運輸廊道三大部分組成,是集開采、運輸、加工和銷售一體的綠色建材基地。
其中,砂石工廠的設計處理能力為6000噸/小時;長距離運輸廊道總長3.725千米,運輸能力可達9000噸/小時;陸域堆場設計總堆容58萬立方米,碼頭F1#~F2#泊位等級為2個5萬噸級,配置3臺6000噸/小時的裝船機,年吞吐量超過3500萬噸。
2023年3月24日,該項目順利完成開工建設“第一爆”。此次爆破作業,共設計225個爆孔,計劃使用炸藥1.4噸,預計完成3400方爆破石方量。
另外,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預計今年底完成建設工作進行投產。
儲量1.84億方、年產900萬方!鳳凰嶺二期礦權16億成交
此次出讓成功的二期礦權位于廣東省陽西縣溪頭鎮永安、滑橋、英厚村委會大嶺山,行政隸屬陽西縣溪頭鎮管轄。礦區距省道S278直線距離1.4公里,距陽西縣城直線距離約15公里,交通較為便利。
該礦面積1.784平方公里,建筑用片麻巖(含少量花崗巖等)資源量合計礦石量18376.3萬方。其中,控制資源量礦石量13379萬方,推斷資源量礦石量4997.3萬方,剝離量4637.8萬方(殘坡積層18.3萬方,全風化層2210.3萬方,半風化層1660.9萬方,夾石748.3萬方)。設計年生產規模900萬方。
競得采礦權后,競得人須額外支付共計24億元相關費用。包括采礦權出讓前期綜合費用12億元;每年支付給陽西縣人民政府鄉村振興建設和社會維穩幫扶資金200萬元(20年共4000萬元);每年支付給陽西縣溪頭鎮人民政府鄉村振興建設和社會維穩幫扶資金300萬元(20年共6000萬元);生態補償金1億元;為保障石料運輸過程中礦區周邊居民出行安全問題以及解決礦產出運問題,競得人須出資10億元建設與礦區有關的配套設施及礦區周邊村莊相關的基礎設施項目(不包括用于礦山開采、生產銷售、運輸廊道及采礦權競得人生活配套等設施)。
在礦山開發利用過程中,礦山開采及生產銷售、運輸等配套設施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并由采礦權競得人負責投資建設。同時,競得人需要自行解決出運碼頭及出運廊道跨越濱海旅游公路等問題。如因涉及碼頭和廊道等原因而導致礦山無法按期建設、生產和礦產出運的,上述風險由采礦權競得人自行評估及承擔。
另外,競得人必須嚴格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要求進行建設和生產,并在正式投產后2年內建成廣東省綠色礦山,未按期通過綠色礦山建設驗收的,出讓方可責令其停產整改,待綠色礦山驗收通過后方可恢復開采。
編輯:周若萱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