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是我國正在提倡的城市建設理念,而建設“海綿城市”則需要大量透水磚等新型材料。作為透水磚的重要原料,砂石骨料線產生的細泥粉和石粉等“廢棄物”將迎來新生。
近日,人民政協發表參政意見,作為全國水資源環境與發展矛盾最尖銳地區之一,京津冀區域應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充分發揮“海綿體滲滯蓄凈用排”功能,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現狀,這將給區域砂石骨料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人民政協在意見中表示,作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海綿城市”是改善京津冀區域水環境、水安全、水生態,補齊區域發展最“短板”的重要舉措,并對推進該工作提出了多部門聯動、制定技術標準、推廣PPP模式以及構建多尺度排水模式等建議。
海綿城市示例
據估算,海綿城市建設投資約為每平方公里1—1.5億元,這是一個巨大的投資空間,除去建設期間的大量混凝土骨料需求,作為構建“海綿城市”的主要材料,透水磚的制作也將消耗大量的砂石骨料產品和現階段令人頭疼的“廢料”。
目前,環保透水磚的生產設備及工藝日趨成熟,不少廠家選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及工藝,利用小碎石顆粒和細粉生產高品質的透水磚,這給砂石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在京津冀地區,幾乎所有的砂石骨料生產線都面臨著粉塵、細泥粉等“廢棄”材料處理問題,而在發展“海綿城市”的大背景下,這些尾料則有了市場,無論是出售給透水磚工廠或者親自投資建設一條環保透水磚生產線似乎都是不錯的選擇。
我們一直強調,生態化、精細化和高附加值的骨料礦山是行業的發展方向,相信不少砂石企業也表示要進行資源綜合利用,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實際上,細泥粉、石粉制造透水磚與該理念不謀而合,但關鍵是企業能否接受并真正付諸實踐,如邢臺中聯新型建材示范園項目的五位一體發展模式。
就在不久前,水利部印發實施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利專項規劃》,對三地水環境政策做出了詳細規定,根據中國砂石骨料網的解讀,該《規劃》將對當地河砂開采和砂石行業的準入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區域砂石骨料行業或將受到不小的影響。
我們不難發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為行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砂石骨料行業升級提供了絕佳的契機。近年來,我們一直呼吁行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但是實際發展情況并沒有太大改善,究其根本在于市場的接受和認可程度。京津冀加大海綿城市建設必將帶動透水磚市場需求量。思路決定出路,中國砂石骨料網呼吁行業同仁立足生態化、精細化發展,拓寬企業發展道路,實現產業升級。
拓展閱讀
砂石骨料行業的綠色環保之路—來自邢臺中聯新型建材示范園項目的報告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