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
而根據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規定,在國民經濟行業代碼為3099的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產業中,機制砂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
《指導意見》的出臺會再次推高砂石熱度嗎?并不盡然。
砂石骨料網發現,《指導意見》要求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同時保障建筑用砂、用地用林、能耗等指標優先保障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大工程和項目需求。
《指導意見》將建筑用砂提升為與土地、林地、能耗等并列的配置指標,再次強調了砂石的“資源屬性”,這一背景下,合格砂石供不應求、或供應過剩而亂象叢生均天然不能被主管部門接受。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建筑用砂成為政府配置指標
《指導意見》要求優化項目要素配置,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各地要統籌做好用地、用水、用能、環保等要素配置,將土地林地、建筑用砂、能耗等指標優先保障重大工程和項目需求。
推進放管服改革
機制砂項目獲得更多政策保障
《指導意見》圍繞優化投資服務環境,提出了多種政策保障措施,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全力推動重大項目“物流通、資金通、人員通、政策通”,精簡審批環節,縮短辦理時限,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重大工程項目落地。
推進市場主體投資
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力度
《指導意見》要求,依托國有企業主業優勢,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力度。鼓勵具備條件的各類所有制企業獨立或聯合承擔國家各類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創新能力和產業化等建設項目。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合作,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發展不是狂歡 過熱有害健康
近年來,由于行業大規模整治造成供需短期失衡,砂石價格數次暴漲,部分企業的毛利率跑贏相了當比例的其他行業,讓市場“眼前一亮”,砂石的金融屬性在放大鏡下被推到大眾面前,造成當前砂石行業熱度空前,產能過剩隱憂顯現。
砂石骨料網曾強調,砂石作為人類用量最大的基礎建筑材料,必須總量大、易獲取、成本低,這是其資源屬性的基礎特點。而《指導意見》將建筑用砂與土地、林地、能耗等指標并列,更是充分說明在主管部門眼中,砂石作為基礎材料的資源屬性壓倒一切!
當前,砂石產業處在大企業集中進入、大資金集中投入的時期,同時也處在大量生產線產能集中釋放的前夜,產能過剩并不是杞人憂天。對此,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孔安在參加砂石高質量發展萬里行·廣西站調研時曾表示,若砂石行業陷入惡性競爭,亂象并不會持續太久,會有新一輪整治出現。
而新一輪整治,對砂石行業或許意味著聯合重組、集中度提升,對大量砂石企業來說則是“生存還是毀滅”的命運轉折,砂石行業確需理性投資方能健康發展!
您對砂石與林地、土地一道成為項目保障指標之一有何看法?歡迎留言。